导读:众所周知,如果把疼痛分为10个等级的话,产妇自然分娩的疼痛指数可以达到9.7到9.8,仅次于最高级别的烧伤疼痛。虽说无痛分娩并不是真的就不痛了,但是无痛分娩所减少的痛苦和带来的好处,可谓是人类之光了。
图片来源网络本期小编就近日《全国无痛分娩开展率不足两成》的话题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并聊一聊个人的拙见,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图片来源网络无痛分娩并非全程无痛
出于安全考虑,医院的分娩镇痛是在宫口开到2-3cm时进行椎管内阻滞。产妇的精神状态若处于紧张、恐惧、焦虑、信心不足之中,也会增加对疼痛的敏感度。因此,做好精神上的准备,也是减轻疼痛感的一个好方法。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很难做到绝对的不痛,它的应用是让难以忍受的子宫收缩阵痛变为可忍受。
图片来源网络无痛分娩有什么好处?
减轻产妇分娩时的恐惧、疼痛和疲倦;减少不必要的耗氧量,防止母婴发生代谢性酸中毒;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和死亡率;避免子宫胎盘血流减少,改善胎儿氧合功能;一旦母亲或胎儿发生紧急状况,硬膜外麻醉为紧急手术创造了条件。
图片来源网络个人认为,无痛分娩在国内难推广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1、医疗机构推广无痛分娩的动力不足
据小编所知,即使是椎管内镇痛,单位时间内收费也并不高,还需要麻醉师全程监护。而中国的麻醉师,本身处于一个相对不足的状态,这导致了医疗机构在人员分配时,更倾向于将麻醉师分配到手术上,而非分娩镇痛。
图片来源网络2、医务人员及家属观念陈旧,无痛分娩科普不到位
总有分不清黑白的医务人员担心无痛分娩会影响妊娠结局,狠心不给产妇上无痛。而观念落后的家属以影响胎儿为由让产妇忍一忍的,也不占少数。医院也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经历向病人宣传无痛的好处(无痛某流的宣传倒是很积极)。
以上三者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共同拉低了中国的无痛分娩率,最终促成了11%的社会因素抛宫产(无医学指征抛宫产)。小编对此深感痛心,但是改变这一现状,主要是还是需要医疗机构加强科普力度和医务人员的观念更新上。
图片来源网络万幸的是,国家正在大力推广无痛分娩,小编在此由衷的祝福中国的无痛分娩越做越好,拯救万千宝妈们于水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