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焖虾、水煮鱼、红烧肉......
中国有不少地区的美食讲究色香味全、浓油赤酱,
这些菜,虽然吃起来津津有味,
但其背后都离不开两个字——高盐
食盐摄入过多,将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曾发布的一篇论文显示,中国是全球中风发病风险最高的国家,居民中风的风险率达到了39.3%。同时,中国男性的中风发病风险也是全球男性中最高的,超过了41%。
研究发现,中国高中风发病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高钠摄入,简单来说就是盐吃多了。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应超过5g。
然而,中国居民远远超过了这个标准。据统计,中国人的平均食盐摄入量达到了10.5g/天,是世卫组织建议的标准两倍还多!
尽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意识到高盐饮食对于身体健康的危害,但对于老一辈人来说,高盐饮食的习惯依然很难改变。
每次我们提醒父母做菜少放盐,往往都会遭到父母的反驳。
“盐放多一些,菜的味道才香!”
“不吃盐怎么行?不吃盐没力气!”
其实,老人爱吃盐,也是他们的生活习惯所致。
过去,老一辈人的条件不好,所以会在冬天蔬菜供应匮乏的时候,提前做腌制食品准备过冬。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但很多老人依然保留着吃咸菜、重口味菜肴的习惯。
换种盐,每年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减少45万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又能让爸妈满足口味的需求,还能保证他们的健康呢?
有!——换低钠盐
我们目前食用的普通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
为什么盐吃多了会导致高血压、中风等一系列心血管疾病?
这里的罪魁祸首其实并不是盐本身,而是盐的成分——钠。
当人体的钠摄入过多,会造成血液的渗透压增高,组织间的水分会透过血管壁进入血液,从而引起血液容量的增加,给血管增加了压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高血压。
只要减少钠的摄入,就可以大大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而低钠盐则刚好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与普通食盐相比,低钠盐的氯化钠含量降低了三成,取而代之的是氯化钾和硫酸镁。钾可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与增加尿钠的排泄,来抵抗高钠的升血压作用。
所以,对于一些本身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来说,低钠盐非常合适。
有研究显示,在全国范围内换用低钠盐的降压作用,每年约可以减少46.1万例心血管死亡,该数值占到了全国心血管死亡的10.9%。
三类人不适合吃低钠盐
低钠盐这么好,有没有哪些人不适宜吃呢?
确实有三类人群不建议食用低钠盐,包括高钾血症或有高钾血症倾向人群、肾小管性酸中毒患者以及部分吃保钾药物的患者,这三类人群食用低钠盐很容易诱发高钾血症发生,所以要谨慎食用。
有些高血压患者可能会同时伴有肾脏疾病,那么这类人群如果食用低钠盐则应遵医嘱。
最后,要提醒大家,低钠盐虽好,但也要控制好摄入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