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性酸中毒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长寿老人的七大影响因素和六大生活方式,看
TUhjnbcbe - 2025/4/6 17:58:00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条件与医疗卫生保障措施不断改善,人类的平均寿命亦由此得以逐渐延长。与此同时,世界人口老龄化、高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出现了许多长寿老人,世界卫生组织将90岁以上的老人定义为长寿老人。联合国规定,长寿地区的标准是每百万人口中要有75位以上的百岁老人。目前,全世界有5个地区被国际自然医学会认定为长寿之乡:外高加索地区、巴基斯坦罕萨、厄瓜多尔的比尔卡班巴、中国广西巴马和新疆和田。

寿命———这一极为复杂的综合性状,首先取决于内因———遗传因素,人体的不同基因组合决定了寿命长短的个体差异。多种多样的后天因素对人的寿命有着巨大的影响。高龄和长寿老人如果不健康,生活不能自理,将会给家人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不利于家庭幸福,本课题组对影响长寿的因素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以期发现其中的某些规律,为提高我国人民的身体素质、延长寿命提供一些科学依据。影响长寿的因素包括遗传、性别、自然环境、膳食营养、疾病、家庭、生活方式、微量元素、心理状态等因素。

在外高加索人的婚礼上,八九十岁的长者和年轻人一起又唱又跳,保持着乐观的心态,这是他们长寿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他们独特的饮食习惯也是他们长寿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位英国医生研究巴基斯坦罕萨人的长寿秘诀,总结出了水源、饮食和生活习惯三大要素。另外一个重要的长寿因素是罕萨人每日离不开吃杏。

美国科学家尤金·佩因把厄瓜多尔的比尔卡班巴称为“免疫岛”,因为当地人很少得心脑血管疾病。这主要归功于当地人没有金钱和竞争概念,喜欢劳动,这使得他们对心脑血管疾病“免疫”。而很少吃动物和高热量食品,使得当地人拥有缓慢稳定的新陈代谢。日本是世界百岁老人占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全世界健康学家对日本人长寿达成共识:饮食清淡、运动健身、精神愉快、环境绿化。此外,日本人有病时,都能获得充分而良好的医疗。2007年

澳大利亚以人均寿命83岁位居世界长寿国家第2位。由于人们以吃深海鱼类为主,天长月久,使得心脑血管等“富裕病”发病率最低。此外,澳大利亚崇尚运动也是长寿的重要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告表明,挪威、冰岛、芬兰、瑞典和丹麦北欧五国,人均寿命为77.62岁,这个数字远远高于世界人均寿命。寒冷的气候减缓了人体的新陈代谢是北欧人长寿的一个重要原因。森林覆盖率居全世界首位,空气中的氧分子含量高,为北欧人的健康长寿提供了重要的生命基础。

中国目前的长寿之乡中,地域范围较广、人口规模较大、百岁老人比例较高而又曾经被正式命名的有6个地区,即新疆的和田地区、广西的巴马县、江苏的如皋市、湖北的钟祥市、四川的彭山县和都江堰市。和田地区是百岁老人人数最多的地区,平均每百万人口中有152.7位百岁老人。和田地区长寿老人多,与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传统文化、宗教信仰及生活习惯有关。最近的科学发现,和田人的长寿和他们的遗传基因有关。

巴马县是五大长寿地区中唯一长寿老人不断增多的地方。巴马人的长寿,得益于大自然的恩赐,巴马地区空气清新,每立方米中负氧离子的含量高达2万~5万个,堪称“天然氧吧”。另外常年吃绿色食物、热爱劳动、生活规律是巴马人长寿的重要因素。

1、遗传基因对长寿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人类的健康长寿影响因素中85%左右是源于个人、家庭、社会、经济、环境等非遗传因素,而15%左右是源于遗传因素[16]。1974年艾鲍特通过对长寿家族随访研究,绘制了长寿子代的生存曲线,证明长寿父母有更长寿的子女。巴马县老龄委对144名长寿老人的问卷调查显示,其中祖父寿命超过70岁的有42人,占29%;祖母寿命高于70岁者有54人,占38%;他们父母的寿命高于70岁者分别为41%和37%。由此可见长寿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说明长寿可经父母传递给子女。

2、性别对长寿的影响

研究表明长寿与性别之间存在相关性。具有明显的母系遗传倾向,女性长寿者比男性多,男女在死死亡率总是男性高于女性,且几乎所有年龄组都如此。女性的性染色体比男性性染色体长得多,拥有更多的免疫调节基因,所以女性容易保持健康长寿;实验证明,高能量代谢可促进衰老,男性的基础代谢率平均比女性高5%~7%;女性性激素可影响血脂的水平和成分,起到保护血管壁的作用,所以冠心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较低;女性分娩和定期月经失血能作为一种生理刺激使得女性的造血机能比男子旺盛,而且能保持相当长的时期,使女性更长寿。

3、自然环境对长寿的影响

长寿地区的形成,一般认为与自然环境等因素有关。人类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其健康状况,长寿水平必然受到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总体来讲,我国长寿区主要分布在中南亚热带及热带边缘和新疆的暖温带地区。海拔高度适中,一般在1500m以下;气候凉爽宜人,平均气温20℃以上;植被覆盖度高,一般都在60%以上;长寿区大多远离工业生产开发区,空气清新,污染少;水量充沛,水质良好。巴马长寿村居民的饮用水,是含有偏硅酸和锶的低钠矿泉水,还富含碘、锌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和田饮水水质良好,水中多含镁、钙、硒、铬等生命元素。

4、膳食营养对长寿的影响

调查发现,世界长寿之乡的饮食结构均体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以谷物和蔬菜为主,豆类、薯类、玉米、水果吃得多,动物性食品吃得很少。格鲁吉亚的谷菜食用比率为65%左右;新疆和广西巴马的谷物和蔬菜食用比率高达80%;高加索的长寿乡除谷物和蔬菜食外,还摄取一些水果、坚果、乳制品、蛋等广西巴马人的主要饮食习惯是以玉米煮粥,辅以青菜、豆类和薯类,以提高营养互补作用。因此,巴马被国际自然医学会会长森下敬一称为“粥食长寿乡”。巴马香猪、珍珠黄玉米、火麻仁等都是不可多得的长寿食品。和田人的主食是“馕”,和田人每日摄入瓜果1㎏以上,冬季多吃葡萄干、杏干和巴达木,平时喜食和田茶、蜂蜜、红枣、玫瑰酱等,这些食物抗癌和抗衰老活性都很高,有助长寿。抓饭是集大米、羊肉、胡萝卜、洋葱等及其它调料于一体加工而成的一种饭,具有色、香、味及营养齐全的特点,是有很高食疗作用的饭。

5、疾病对长寿的影响

疾病使人未老先衰,甚至年轻夭亡,是影响寿命诸因素中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目前,随着疾病谱改变,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明显上升,成为影响人群健康寿命的主要疾病。老年高血压系指年龄>65岁、血压值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超过标准血压诊断标准,即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95mmHg者。老年高血压发病率高、危害性大,是威胁老年患者寿命的主要疾病。最近调查表明,我国高血压患者约有1.6亿,其中老年人占了50%左右。此外,冠心病、风湿、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骨质疏松、老年性耳鸣等老年病都是影响老年人健康和长寿的因素。

6、家庭对长寿的影响

一个人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在家庭中度过。毫无疑问,家庭环境直接关系到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进而影响寿命。调查资料显示,巴马百岁老人中有94.1%的人子女、孙子女、重孙子女等生活在一起,他们对老人,物质上予以保障,生活上予以照料,精神上予以藉慰。研究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婚姻、性生活与性甾体激素的水平对长寿的影响,结果表明,和田维吾尔族长寿老人男女比为,男性再婚率为73%,结婚次数平均1.8∶13.65次,老夫少妻,保持稳定的家庭及性生活,这是长寿的重要因素。

7、生活方式对长寿的影响

1、吸烟

我国人民的平均寿命已由50岁左右增长到70岁以上,死亡原因也由营养不良、结核病和传染病改变为心血管病、恶性肿瘤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这几种疾病都与吸烟有关。美国心脏学会报告,排除其它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吸烟者猝死的比不吸烟者多4.7倍。医科院肿瘤研究所报告,状上皮型肺癌的患病率,吸烟者比不吸烟者高11倍。庄炳瑾等600名75岁以上老人长寿要素分析发现不吸烟或少吸烟者占96.7%,不吸烟或少吸烟是老年人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

2、饮酒

世界卫生组织(WHO)倡导的四大健康生活方式中除了“合理饮食,不吸烟、锻炼身体”外,同时提出了“不过量饮酒”,明确适量饮酒可以益身健体。调查报告表明,如皋百岁老人中经常喝酒或偶尔喝酒的占66.2%,其中喝本地产黄酒、自制米酒等占饮酒者的67%;巴马百岁老人中有半数有饮酒史,并从青壮年开始就一直饮酒,但从不过量饮用,也没有不良反应。

3、睡眠

对高龄老人健康长寿因素的研究发现,健康长寿老人晚上6~9点半前睡觉的占87.7%,晚上10点以后者占12.3%,早上7点半以前起床的占92.9%,8点以后起床的占7.1%,说明健康长寿老人都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名古屋大学副教授玉腰晓子等曾调查了约十万名受访男女,统计分析后指出,一天平均睡7h的人比较长寿,睡眠时间过长或过短者死亡率较高。

4、运动日本冲绳长寿老人除了每天劳作不歇,还坚持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包括武术、舞蹈等。我国长寿农村老人一般都坚持从事劳动,在巴马,六七十岁的年轻老人还算壮劳力,八九十岁老人算半劳力,90岁以上的老人才退出生产劳动。新疆和田地区很多百岁老人一生不辍劳动,不能做重体力劳动时,仍然力所能及地洗衣、做饭、带重孙。

5、微量元素对长寿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长寿成因的地球化学因素作了许多研究,如:广西巴马长寿县的研究发现,长寿地区的土壤和饮水中富含锰和锌;湖北省的研究结果表明,百岁老人聚居区的土壤和饮水中富含锰、锶、锌、氟、钼、钙、镁等元素,粮食中以富铁、富硒、低镉为特征;和田地区百岁老人生活区土壤元素检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铬、锌、钙、镁含量高于新疆土壤元素参考值,可能为有益于和田地区百岁老人健康的元素。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在百岁老人聚居的自然环境中存在一个优越的微量元素谱,这个优越的微量元素谱可能由硒、氟、锰、钼、锌、锶、钒、铁和钙、镁组成,可能还包括钴和铬。

6、心理状态对长寿的影响

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长寿的必要条件。对老年人性格进行测量,其顺位关系为中间性稳定型占42.56%,外向性稳定型占38.51%,内向性稳定型占16.89%。稳定的性格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延年益寿。上海市对618例80岁老人进行调查中,发现56.6%的老人开朗乐观,乐观豁达的情绪可以延年益寿。对广西巴马长寿老人调查显示,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宽容温和、乐观开朗,没有一个是孤僻忧郁。长寿老人大都热衷于所从事的工作或娱乐活动,从中获得满足感和乐趣,心态平和,乐观开朗。chang

我们希望通过个人、集体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保护并创造有益于人类健康和延年益寿的外界环境,使每个人的内在因素———优良的基因充分表达,以实现每个人的最高寿命。

1
查看完整版本: 长寿老人的七大影响因素和六大生活方式,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