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性酸中毒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注意厦门多人中毒进了医院就因他们在环
TUhjnbcbe - 2025/2/17 19:49:00

夏天来了

梅雨季节也到来了

最近厦门恰逢阴雨潮湿天气

野蘑菇也进入了生长旺季

好多人都觉得

雨后正是采蘑菇的好时节

然鹅

“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

路边的蘑菇

就更加不能随便采了

紧急提醒

近期

食用野生蘑菇中毒的事件频发

厦门市疾控中心提醒,

路边的蘑菇可别随便采。

最近厦门恰逢阴雨潮湿天气,野蘑菇生长旺盛,就在前几日,一对在厦门环岛干道周边游玩的母女凭借以往在老家的经验,采摘了路边草地上生长的野生蘑菇食用,出现了中毒症状。

前段时间,张先生一家三口也是在环岛路游玩时采摘了一包带回家。食用后不到半个小时,全家人接连腹痛反胃并出现呕吐的症状。经医生检查诊断,确系食用毒蘑菇所致,马上注射药物,进行解痉止痛、补液促进排毒等治疗,一家三口的身体状况很快稳定下来。

所谓的经验和“辨别方法”——

以为颜色鲜艳的才是毒蘑菇?

松树下的蘑菇就是无毒的?

蘑菇生了虫就没事?

市疾控提醒

辨认“毒蘑菇”没有简单快速的方法

因为许多毒蘑菇和食用菌

外形特征非常相似

就连专家有时也需要借助仪器才能辨认

据介绍,蘑菇是一种真菌,繁殖生长中容易发生混杂导致变异,从无毒变为有毒;其次,在野外,无毒和有毒的蘑菇混生,容易沾染有毒蘑菇的菌丝,所以即便是食用无毒的蘑菇品种也有食物中毒的风险。

因此,想凭经验和民间土法辨认蘑菇是否有毒是非常不可靠的。有些野生蘑菇毒性很强,几克甚至几毫克就可以让一个成年人中毒死亡,因此市民不要采摘野生蘑菇食用。

这些民间辨别毒蘑菇的误区

就不要再信了

因为万一误食了毒蘑菇

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误区一:

颜色艳丽的蘑菇才有毒。

从左到右依次是鸡油菌(可食用)、红黄鹅膏(可食用)、花脸蘑(可食用)

从左到右依次是灰花纹鹅膏(不可食用剧毒)、裂皮鹅膏(不可食用剧毒)、亚稀褶红菇(不可食用剧毒)

目前民间普遍认为鲜艳的蘑菇有毒,颜色普通的蘑菇没毒。事实上,根据颜色与形状不能简单区别蘑菇是否有毒,不能“以貌取菇”。

误区二:

松树底下的蘑菇没有毒。

有人说,长在阴暗、潮湿地方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但白毒伞等一些有毒种类就是生长在干净整洁的松林中,因此不能简单判断。

误区三:

毒蘑菇往往有鳞片、粘液。

在一些人看来,有分泌物的蘑菇有毒。然而,有一些有毒蘑菇具有高级“伪装术”,如亚稀褶黑菇表面光滑,没有鳞片和粘液,菌杆上也没有菌托和菌环。一旦误食以后,会导致溶血症状,严重时可能因器官衰竭致死。

误区四:

蘑菇生虫就没毒。

很多人坚信,生蛆、生虫的蘑菇没有毒,因为虫子吃了毒蘑菇都没有死。实际上许多剧毒的蘑菇成熟后同样会生蛆、生虫。有一些对蚊虫、果蝇无害的蘑菇,却对人有致命伤害。例如豹斑鹅膏经常被蛞蝓取食,但人类吃了就会中毒。

误区五:

毒蘑菇遇银器会变色。

民间流传着将蘑菇跟银器、大蒜、大米或灯芯草一起煮,可致银器变色;毒蘑菇经高温烹煮或与大蒜同煮后可去毒。实际上,这个鉴别方式毫无科学依据,大蒜并不能起到解毒作用,银器等也不会在与毒蘑菇同煮时变色。

市疾控表示

目前对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

主要是尽早排出毒素

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首先应立即催吐,并拨打呼叫救护车,有条件的可先让误食者服用大量温盐水,可用4%温盐水ml-ml,5ml-10ml一次,然后用筷子或指甲不长的手指(最好用布包着指头)刺激咽部或用器具压迫舌根部引起呕吐。

另外,不要自行胡乱服用药物,以免加重病情,医院进行洗胃和解毒治疗。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备鉴定蘑菇的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

除此之外

对于市场上售卖的野生食用菌

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品种

不要贪图好奇,轻易食用!

对于新鲜食用蘑菇

先在沸水中煮5分钟-7分钟

弃去汤汁后再食用

常见的毒蘑菇有以下几种

大家千万警惕!

1

毒蝇伞

毒蝇伞因可以毒杀苍蝇而得名。其毒素有毒蝇碱、毒蝇母、基斯卡松以及豹斑毒伞素等。误食后约6小时以内发病,产生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精神错乱,出汗、发冷、肌肉抽搐、脉搏减慢、呼吸困难或牙关紧闭,头晕眼花,神志不清等症状。

2

狗尿苔

狗尿苔又称“致幻蘑菇”,中毒后一般无胃肠道反应。发病较快,主要表现为精神异常、跳舞唱歌、狂笑,产生幻视,有的昏睡或讲话困难。其毒素为光盖伞辛等。由于中毒后引起跳舞、大笑,故群众称做舞菌或笑菌。生长在粪上又名粪菌。

3

致命白毒伞

致命白毒伞外形与一些传统的食用蘑菇较为相似,极易引起误食,其毒素主要为毒伞肽类和毒肽类,在新鲜毒菇中毒素含量很高,50克左右的白毒伞菌体所含毒素便足以毒死一个成年人。白毒伞毒素对人体肝、肾、中枢神经系统等重要脏器造成的危害极为严重,中毒者死亡率高达90%以上。

4

铅绿褶菇

铅绿褶菇毒性比致命白毒伞弱,主要引起胃肠型症状,但也可能含少量类似白毒伞的毒素,对肝等脏器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也有可能因误食而致命。

5

毒红菇

毒红菇味麻辣,有毒,食后主要引起胃肠炎型中毒症状,一般发病快,病程短,除发生剧烈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外,严重者还出现面部肌肉抽搐,脉搏加速,体温上升或下降,有的可因心脏衰弱或血液循环衰竭而引起死亡。毒红菇与可食用的大红菇样子很像,一般人难以分辨。

6

红网牛肝菌

此种在新疆有人采食,而在南方有中毒发生。含胃肠道刺激物等毒素。中毒后主要出现神经系统及胃肠道病症。据报道小白鼠试验有毒。与马尾松、疣皮桦、鹅耳枥、山毛榉、栎等树木形成菌根。

7

头套状鹿花菌

头套状鹿花菌学名为赭鹿花菌,吃进腹中一开始或许没有其他蘑菇那么致命,但日子久了,它会逐渐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可能是一种致癌物。

8

赭红拟口蘑菌

赭红拟口蘑菌盖有短绒毛组成的鳞片。浅砖红色或紫红色,甚至褐紫红色,往往中部浮色。此菌有毒,误食此菌後,往往产生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炎病症。但也有人无中毒反应。

9

鹿花菌

鹿花菌一旦生食足以致命。它还因回旋状表面被称为“大脑蘑菇”。在西班牙、瑞典等地,仍有人将其煮熟后吃掉。鹿花菌通常被认为毒性不强。它还含有鹿花菌素,鹿花菌素可以产生甲基联氨。与其他许多种毒蘑菇不同,鹿花菌通常会引起神经性症状,包括昏迷和肠胃不适。

10

灰花纹鹅膏菌

灰花纹鹅膏内所含的毒素主要是肽类毒素,会损害人的内脏器官,尤其是肝脏和肾脏。据说:只要误食这种蘑菇50克,就可使一个成年人死亡。

11

白霜杯伞

白霜杯伞菌体中含大量毒蝇碱。另外含有胃肠道刺激物,中毒后引起恶心、呕吐等症。

12

窝柄黄乳菇

窝柄黄乳菇味苦辣,据记载有毒,四川群众反映有毒,黑龙江曾发生多人中毒,西藏产区视为毒菌,故不宜采食。该菌子实体含有橡胶物质,有可能利用来合成橡胶。与高山松、云杉、冷杉,落叶松等形成菌根。

13

墨汁鬼伞

墨汁鬼伞与酒一起食用时是有毒的。征状包括有面红、反胃、呕吐及心跳紊乱,于食用后20分钟至2小时会出现。墨汁鬼伞有着鬼伞素,会阻碍乙醛脱氢酶的运作,使乙醛积聚在体内。乙醛是乙醇的代谢物,是造成宿醉大部份征状的物质。虽然有不适的征状,但却从未有致命的情况出现。

14

秋日小圆帽

秋日小圆帽又名纹缘盔孢伞,世界各地气候温和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它表面看似光盖伞属的致幻真菌,事实上却含毒伞肽毒素,毒性很大。

总归一句话

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

不要采食野生蘑菇!

来源:厦门网、海西晨报、厦门晚报、网络

编辑:杨韵、赖旭华

1
查看完整版本: 注意厦门多人中毒进了医院就因他们在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