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性酸中毒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2008年,湖南老人为养老抢劫入狱,
TUhjnbcbe - 2025/1/3 17:26:00
天津白癜风医院 http://www.csjkc.com/m/

年下旬,一名69岁的湖南老人被北京某处火车站的民警给抓捕了。

知道自己即将入狱,他满脸笑容:“你们来得正是时候。”

公安段民警审问了他的抢劫经过,他不仅十足的配合,还说哪怕再加一点罪名也行。

在场的人无不面面相觑,觉得会不会是老人的精神有问题,但经过调查发现,进监狱就是他的理想,而且他很清醒。

可以看出老人为了进入监狱可谓是煞费苦心,但在监狱的生活,真的会比在外面好过吗?

在监狱的犯人,每天的生活都有着严格的时间限制,每天6点起床,半个小时之后吃早饭,在中午11点半吃午饭,晚上5点半吃晚饭。

况且他还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身体压根吃不消。

但如他所愿,他实现了理想,还被判了刑,只是接下来的一幕,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

年11月24日,他被北京铁路运输法院判处两年有期徒刑,在监狱进行劳改。

但是,别的犯人都想着怎么减刑,提前出去。他倒是很不一样,一直嚷嚷着时间不够长,起码也得再加几年,这是怎么回事呢?

条件落后的山村

老人名叫付达信,他是祁东县灵官村人,灵官村在湖南省的衡阳市,那里是出了名的闭塞与贫穷。

据说,那里的很多户家庭住的都是土房子,不仅不防风,还常年的漏雨。

为此,农民总是过得苦不堪言。

在三十年代,那里的乡村并没有通公路,村民们就连赶集也需要长途跋涉,久而久之,大家也很少出门了。

和其余村民一样,他的家庭也是窘迫以及寒酸,加之家里还有四个兄弟姐妹,所以一家人过得十足的节俭。

那时候,他的愿望还是能够走出大山,去到大城市里生活。

是什么让他一步一步沦落到需要依靠抢劫为生呢?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心地才是最好的荒地,很少有人能一辈子种好它。”

对付达信来说,他曾经将希望寄托在亲人的身上,读书的身上,最后寄托在种地的身上,但到了最后,依旧一无所有。

这时候的付达信还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命运是怎样的,但似乎每一次坠入深渊,他都没有自发醒悟的机会。

有的人这样评论他:如果当时他辍学后,选择到城里打工,那将来也会是一名成功的人士,说不定连妻子孩子都有了。

但他最终是如何选择的呢?

当时的年岁并不算太平,战火纷飞的岁月也没能让这个家庭幸免于难。

到了年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发生意外撒手人寰,只剩下母亲一个人挑起整个家庭的重担。

身无长物的家庭在失去顶梁柱后,原本就惨淡经营的家庭生活过得愈发艰苦,只能勉勉强强吃饱饭,便再也没有多余的财物。

当时,很多人都没有机会上学,可以说很多孩子都是文盲,但他不同,终于撑到了小学毕业,不过,暂时也没有别的出路了。

为了改变命运,他拖人四处打听,终于知道了一个消息,那就是在很远的地方有一个中学(林业中学),不仅可以不交学费,还可以当天报名当天就入读。

不过,很快就连依靠读书改变命运的这条路也没有了。

他上午在教室里学习知识,下午便在土地里参加劳动,这样的日子也算过得去。

可惜的是,天不如人愿,正因为这个学校有着公益的性质,很快也撑不下去了,而他的读书梦也破碎了。

家庭变故

所以,他回到了闭塞且落后的家乡,将农具作为了自己唯一的出路。

在那里,即使他如何勤劳的种地,但也食不果腹。

因为庄稼生长得慢,有时候还得靠天气吃饭。要是遇上大自然灾害,那就更加雪上加霜了。

由于家中条件艰难,生活困苦四处奔波的母亲也在患病之后也没钱医治,最后母亲也与他们天人永隔,只留下了四个孤苦无依的儿女自力更生。

不过,这样的苦日子还没过多久,大家就各自生出了别的想法。

但反观有同样经历的人,他们总能够借助逆境重生,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当灾难来临的时候,我们以怎样的方式面对他,就决定了我们最后的命运。

付达信的大哥听说外地能多赚一点钱,为了维持生计,从湖南去到了江西打工。

而他的三姐因为遇到了合适的人,也从湖南嫁到了广西。

只剩下二哥和他在湖南的灵官村,靠着那微薄的收入勉强度日。

付达信则过得紧巴巴的,在这个村里,也没有人家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一名不能养家糊口,庸庸碌碌一生的庄稼汉。

由于父母接连去世,给付达信这几个人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所以,无论今后生活得怎么样,大家在心理上都会更加地消极。

付达信的二哥靠着种地和捡捡破烂,还能养活他的家庭。

但兄妹三人再想来照顾自己最小的这个弟弟,已经是分身乏力,经济条件上也不能再支持了。

意外的消息

直到年,当这几名苦命的孩子都已经成为了年过半百老人后,他们才得知了一个意外的消息。

那就是自己最小的弟弟竟然入狱了。

付达信因为抢劫未遂,即便是未带有任何谋财害命的抢劫动机,但也构成了违法犯罪行为。

所以北京铁路运输法院才会判处他两年的有期徒刑和六千元的罚金。

为了询问事情经过,他们还亲自打电话询问了他。不过,付达信表示了自己的歉意,因为他让哥哥姐姐们失望了。

但在之后,他还是觉得在狱中的生活才是最舒服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生活无望

当母亲去世之后,付达信就居住在自己租的房子里。

他也想过改变自己的贫穷的命运,所以之后的几年他跟随过大哥到外地四处地劳作。

四处辗转的他也想在一处地方建立属于自己的家,所以他又在云南瑞丽安顿下来。

由于自己是农民,其他的也不会,于是他就想靠养养一些家禽来维持自己的生活。

生活似乎慢慢好转,他用挣来的钱盖起了一个小小的砖房,和老家的房子相比,确实好了很多。

但天有不测风云,付达信养殖的家禽全部中毒死亡,生活又回归到了之前的困窘。

69岁仍在谋生

在付达信的心里,无论是在曾经上学的时候,还是在现在与命运做抗争的时候,他都花光了所有的努力。

但结果并没有像他所想象的那样好转,反而是雪上加霜。

终于在付达信56岁的时候,不想在外继续漂泊的他回到了湖南的灵官村,靠着那一亩三分地继续种地为生。

由于年老多病,不能再继续从事体力劳动之后,以协议的方式把土地上交给了政府。

这样的话,还能享受“五保户”的待遇——(每年元)。

到了年,这笔补助上涨了元,但这还是太少了,压根不够解决饮食问题。

况且付达信居住的地方,生活条件也极其困苦,没有通电、接上自来水。

于是他也跟着同村的一位老人一起,来到了柳州收废品,那时候的他已经69岁了,不仅体弱多病,就连三餐,也从未吃饱过。

最终,由于再也没了出路,他选择奋力一搏,去往北京党干部那儿,反映自己的情况,看一看还有没有解决温饱的办法。

原本有这种想法和精神是可嘉的,但他偏偏忘掉了自己的初衷,开始自甘堕落,最后萌生了在狱中“养老”的办法。

对于69岁的付达信老人,我们还能报以同情,说是事出有因。

但作为69岁的老人,还有着“活不下去就去监狱蹭吃蹭喝”的想法,这样的思想方式不现实,也确实不值得提倡。

自从有了这个想法后,他从柳州的这个地方出发,由于没有车票钱,只能一路颠簸,沿街乞讨、捡破烂卫生。

经历了一个多月才到北京之后,面对一个根本没有来过的陌生的环境,付达信顿时感到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办的他身上携带的几十块钱也要消耗殆尽了。

面对人来人往的车辆,他只能捂着自己已经饿得发慌的肚子,但在坚持几天后,他很快也撑不下去了。

少有所依,中有所为,老有所依,这话也说明了一个人一生的幸事。

因为,一个人少年时有父母关爱,享受天伦之乐;中年人事业发达,家庭美满幸福;晚年生活无忧,子孙满堂,家庭和睦,安享晚年。

可惜的是,每一个阶段都不属于付达信。

劫财之路

于是他计划着怎样才能在不伤天害理、谋财害命的情况下被抓获判刑。

经过一晚上的思考,他决定在来到的火车站进行抢劫,为此他还在菜市场里捡了一把小刀,用来作为自己劫财的工具。

付达信觉得,只要自己能被抓,去到监狱里也就有着落了,所以,他总是想把自己伪装成一名劫财的歹徒,可惜的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都没有成功。

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付达信先是想抢劫一名火车站的警察,他想到袭警加上抢劫,应该会判好多年。

但还没做好心理建设得付达信面对警察,始终不敢行动。

于是在犹豫之下,他刚好看到有一名女子拿出了背包,他迅速走到对方面前,想要抢劫,对方在惊慌失措中赶紧逃跑,临行前只是仍给了他一张一百元的钞票。

眼见没有成功,他很失落。在想着要不要继续抢劫的时候,他突然想起来,可以对稍微弱小一点的人下手,比如学生。

这一次,他的目标还是一名异性。

同样的,这个身着杂乱的衣裳,说着外地方言,手中还举着小刀的人把这名女学生吓得不清,她赶紧呼救,不多时,周围就来了一堆人,而民警,也赶了过来。

入狱

这下,他终于如愿以偿了,过起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相对于依靠街边的垃圾为生来说,付达信觉得这好像是最适合他的路子。

但在监狱生活,需要进行劳动改造,每周有5天的劳动改造,69岁的付达信还能坚持下来吗?

劳动改造在付达信看来简直就是小菜一碟,每天能吃饱饭,还有肉,干点活儿这有什么难处。

而且监狱的执法人员在看到付达信已经69岁之后,也不会让他作一些沉重的体力劳动。

所以在付达信看来,监狱简直就是自己的天堂,他活了快70年,之前都在四处颠沛流离,没有一个稳定的家,自己也没有能力改变拮据的现状,一生碌碌无为。

到了晚年,政府微薄的补贴根本不能让他勉强度日,生活连监狱里的罪犯都不如。

在监狱度过了3个月的时光之后,别的犯人都是齐刷刷地体重下降,只有他变得越来越胖,刚好增了十斤。

虽然现在付达信老人生活得还算不错,也并没有再去为了进监狱而抢劫。

但当初为了能有口饭吃,不惜去假装抢劫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不择手段的方式真的值得原谅吗?

老人把公安机关连同国家宪法视之为满足自己物质生活目的的工具,是对法律的挑衅和社会不良风气地助长。

现实中生活中如果大批量发生把法律和进监狱视作儿戏的案例,那么社会的治安会受到极大的挑战,真正的不法分子也更容易隐藏其中,这样的行为造成的社会影响是无穷的。

减刑半年

虽然当初被北京铁路运输法院判刑两年,但付达信因为在狱中表现良好,减刑半年,但是提前释放的付达信却不怎么高兴,先后到自己又要过上食不果腹的日子了。

老人的侄子把付达信接回来湖南的家,之后又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付达信去到了当地祁东县的一家敬老院,在那儿安度晚年。

付达信还说在敬老院的生活比不上在监狱里,每天还都能有肉吃。那在这位老人身上,我们又能看到什么深层的社会现象呢?

从付达信身上,我们不免对当时的农村养老保险和补贴政策的问题感到迷茫。

正是由于当时社会的福利保障制度还不完善,付达信老人求诉无门,心如死灰的绝望之下才走上弯路,想到靠着抢劫来解决养老问题。

值得庆幸的是,后期“五保户"的待遇已经不能同年同日而语了。

除了能够让老人每天吃上肉的同时,政府还为付达信重新修建了住房,改善了老人的生活条件,也为老人接通了电和自来水。

付达信虽然主观动机并不是谋财害命,但前后衡量利弊,最后做出这样的举动,是属于恶劣的知法犯法行为。

如果需要付出的代价更大,老人会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我们应当知法守法,不因冲动而行事,这样才是最好的道路。

-完-

参考资料

《69岁老人抢劫被抓自称只为入狱不愁吃穿》法制晚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2008年,湖南老人为养老抢劫入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