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患者的免疫力相对较弱。近期疫情复杂严峻,他们如何做好防御?如需定期治疗、复查,能否推迟入院?买药,是否有便捷通道?针对这些热点话题,近日,苏州多学科专家一一解答。
据介绍,慢性疾病一般指需长期治疗的非传染性疾病,包括糖尿病、“三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肿瘤等常见病。这些疾病病程长、降低人体免疫力,对身体功能损害严重。专家们普遍认为,疫情期间,慢病患者应尽量减少出门,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居家时,要注意通风。家中如有感染或密接者,应尽量单独居住。就餐、卫浴等,都要分开;免疫力低下人群,更需要疫苗防护。此外,患者医院,与医生在线保持联系。
肾内科:不建议推迟血透
12月19日晚6点至10点,6位阳性患者医院本部肾内科,接受血液透析。在他们治疗前后,医务人员都需将血透室整体细致消杀。“征得大家同意,我们在下班后开设‘专场’,定向服务已感染新冠的患者。”科主任伍刚介绍,此举,既为其他患者撑起“保护伞”,又确保阳性患者的治疗持续。接下来,科室将通过设立治疗专区、倡导治疗中全程戴口罩等方式,进一步保障患者治疗。
“血透,是肾功能衰竭患者主要的替代治疗方式。一般每周至少要做3次,每次约4小时。”伍刚说,如果突然中断或延迟,可能造成患者体内电解质紊乱,加重基础病、出现高血压急症等意外风险。“患者的肾脏代谢功能较差,因此日常不仅要做好预防,更要‘管好嘴’,防止过分摄入水分。”伍刚说,日常饮食中,本就含有约1升水分。患者要“量出为入”,根据自己每天的排尿量,大致衡量自己还需喝多少水。
肿瘤内科:部分治疗周期可适当延长,但要监测血常规
“若患者症状稳定,可在与主诊医师团队充分沟通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化疗时间,甚至适当推迟下一周期化疗。”医院肿瘤中心肿瘤内科主任国风说,肿瘤患者本身存在免疫功能异常。完成化疗后,不少患者的中性粒细胞会降低,感染新冠病毒风险增高,因此更要做好日常防护。“化疗结束后,务必做好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监测,若发现前述问题,需及早门诊随访,不能漏诊。”她提醒。
目前,苏州市已开通了肿瘤患者咨询热线。不少患者或家属咨询,肿瘤患者能否接种新冠疫苗?“在新冠病毒面前,实体恶性肿瘤患者的感染风险、感染后的重症及死亡率均高于正常人群,更需疫苗防护。”国风建议,患者应在主诊医师的帮助下,综合评价身体状态、免疫功能及病情,利用放化疗前后“窗口期”,足量、足程完成新冠疫苗接种。“目前,尚在岗医生的工作量很大。市民若偶尔打不通热线,可稍晚再拨。”国风说,如遇重症等突发情况,市民也可直接拨打求助。
呼吸与危重症学科:注意保暖,坚持规律治疗
“秋冬季,本就是慢阻肺、哮喘等肺部基础疾病的高发期。”医院东区呼吸与危重症学科主任林盪建议,患者务必做好保暖,减少出门:“就算是个普通感冒,也可能诱发基础病的急性加重。”她说,慢阻肺是种慢性气道疾病,患者往往呼吸困难。该病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最终导致患者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吸烟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林盪说,若患者戒烟困难、日常用药不规律,不仅会加剧病情发展,对防御新冠病毒也极为不利。此外,慢性肺病患者的治疗方案一般较稳定。贸然停止治疗,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发病后,务必及早就诊,不能延缓。”林盪说。
12月13日,苏州市医保局发布助力精准防控的九项举措。“我们正按规继续执行‘长处方’政策。”林盪说,眼下,相关肺病患者一次可配上3个月的药,大大减少了他们到院配药的次数和往返频次。此外,患医院医院,在线复诊、快递药物。
内分泌科:日常多喝水,避免血糖升高
内分泌系统是机体功能的“中控台”。“规律、规范用药,有利于代谢性疾病患者的‘中控台’稳定运转,分泌各种激素,维持患者高质量生活。”医院本部内分泌科主任陈蕾说,尤其是高血糖患者,不能随意、自行改变降糖方案。如突然遇上药物不够,市民应少吃升糖快的食物。
据介绍,发烧时,人体血压、血糖都可能升高。因此,患有代谢性疾病的患者,尤其是“三高”人群,日常要做好监测。一旦发烧,要多喝温开水,防止血糖快速升高、避免因脱水造成酮症酸中毒。“一旦出现相应症状且不能缓解,应及时就医。”陈蕾说,若不及时干预,轻则导致胰岛功能快速丧失、血糖波动增大,重则可能出现各种急慢性糖尿病并发症,导致不可逆的器官损害。
“疫情期间,糖尿病患者尤其要注意饮食定时定量、少食多餐、营养均衡。既要保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充足摄入,还要摄入足量维生素、新鲜果蔬。”陈蕾说,辅以适当的运动、规律作息,有利于患者控制血糖、提高自身免疫力。
(苏报融媒记者朱瀚墨)
责编:鞠静静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