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研发的每一份付出都能为百姓生命健康带来一丝希望。”王逸平怀揣创新为民的家国情怀奋斗在新药研发第一线,他带领团队历时10余年研发的中药制剂已惠及千万患者。他不顾自身病痛折磨,以“做出全球临床医生首选的新药”为科研理想,为中药现代化研究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生。新华社、中国科学院供图
王逸平谦逊低调,尊重合作伙伴,与团队协作共进。当研究的新药被授奖时,他总说成绩是团队的,荣誉是大家的。图为年3月,上海药物研究所“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研究团队荣获中国科学院“先进集体”称号。中国科学院供图
从30岁到55岁,长达25年时间里,王逸平是在与疾病漫长的斗争中度过的,也是在为解除大众疾病研发新药的艰难探索中度过的。在离世前一个星期,他还对妻子方洁说:“现在正是工作的最好时光,我至少还能工作10年,还想做出两个新药。”图为年3月,王逸平在指导实验。中国科学院供图
25年来,他饱受病痛折磨,却以顽强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踏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新药研发之路,领衔研制出创新中药——丹参多酚酸盐。他造福了千万病患,自己却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倒在了无比热爱并为之奋斗终生的工作岗位上,年仅55岁。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生动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科技工作者提出的“追求真理、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要求。
他是王逸平,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共产党党员、所党委委员。一位在中药现代化之路上执着奋进的科学家,一位希望“再给我10年,再做出两个新药”的追梦人。
年11月,中宣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王逸平同志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掀起了学习王逸平同志先进事迹的热潮。
一、坚守信仰,十年攻关,造福多万名患者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将个人成才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并服从于国家利益,把自己的才能无私地奉献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这是王逸平在入党申请书中对党和人民的承诺,也是他一生坚守的信仰。
“……从百草园中走来,他日夜寻觅,在药学沃土里耕耘。”正如上海药物所所歌里写的一样,这位土生土长的中国科学家,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关系人民健康的新药研发事业。他与宣利江研究员率领团队研发的现代中药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已在全国医院临床应用,累计销售额突破亿元,让多万名患者受益,是我国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典范。
丹参入药,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但丹参中到底是什么物质在发挥作用,一直并不为人所知。年,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宣利江,因为论文中需要对丹参水溶性成分进行活性筛选,找到当时上海药物所最年轻的课题组长王逸平,两人从此开始了20多年的科研合作。他们提取到几十种丹参化合物并进行筛选,在做了无数次实验后,王逸平发现丹参乙酸镁的生物活性最强,并大胆推测这可能就是丹参中最主要的药用成分。进而,研究团队创造性地提出,以丹参乙酸镁为质量控制标准来研制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并建立专利工艺,使总多酚酸盐含量近%,用指纹图谱技术实现对药材、原料药和制剂质量的全面控制。年,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获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年被列入国家医保目录,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自然·生物技术》评价,该药的成功上市,意味着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可以通过对传统中药进行化学成分的深入研究来开发创新药物。
业界公认,“1个新药=筛选00个先导化合物+10至15年时间+10亿至15亿美元投入”。一辈子能做成一个新药,是新药研发者一生的梦想。这个梦想,王逸平在他42岁时实现了。可王逸平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他不是着眼于单个药物研发,而是领导团队构建了包括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先导化合物筛选、候选新药临床前药效学评价、药物作用机制研究等完整的心血管药物研发平台体系,为全国药物研发企业完成了50多个新药项目的临床前药效学评价,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作为共产党员,最重要的是要时时刻刻体现出先进性,要有为祖国科学发展而献身的精神”,这是王逸平自年入党以来对自己的要求。坚守信仰,使王逸平在新药研究这条无比艰难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在与不治之症搏斗的艰难人生中砥砺前行。他用自己的一生对“党员科学家”作出完美的诠释,谱写出一曲感人至深的中药现代化奋进者之歌。
二、坚定信念,耕耘药学,科研上精益求精
世界上没有药神,只有把创制新药造福苍生看得比自己生命更重要的做药人。
“选择了新药研究就是选择了科学长跑”,这是王逸平始终坚持的科研信条。新药研发充满险阻,最终能够推向临床的,不足一成。作为一名科研人员,王逸平将“做出全球临床医生首选的新药”为己任,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每一个实验。他经常说,做新药没有“孤胆英雄”,几十个研发链条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掉链子”都可能导致新药的“流产”,从而将新药研发动辄数以亿计的投入“打水漂”。所以,王逸平一切工作都以“做新药、做安全有效的好药”为准则,这一信念成就了他引领中药现代化研究的至高境界。
从关附甲素在抗心肌缺血上的作用研究,以银杏叶成药的天保宁的临床药理研究,到丹参多酚酸盐成为我国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典范,再到硫酸舒欣啶完成二期临床试验并成功在望,他一生都在追求新药梦。
在丹参多酚酸盐研制过程中,王逸平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第一次开展多成分的动物和人体药物代谢研究,第一个开展大规模的运动平板试验验证疗效,第一次开展3万例的真实世界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王逸平的学生和临床研究合作者、医院中心实验室主任李水军还记得,年10月,为了获得临床药代数据,医院伦理批准后,王逸平撸起袖子以身试药,他说:“一个好药、一个安全可靠的药,就是你敢用到自己身上!”
王逸平主持药理研究的抗心律失常的一类新药“硫酸舒欣啶”,被列为国家科技部“十五”重大专项“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项目,已获得中国、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的发明专利授权,完成了二期临床试验。在王逸平的办公桌上,年的记事本,他最后的字迹记录了硫酸舒欣啶临床试验补充计划:“40名志愿者,分为5个剂量组,观察安全性与耐受性……计划年6月完成第一阶段,12月开始第二阶段……”
假如王逸平还在,他会继续为了任何一个数据的准确性不厌其烦地试验,他会继续用信念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他曾经这样叮嘱年轻人:“不仅要注重科研能力,更重要的是有耐力,还要具备善良和正直的品格,它会让你终身受益……能够坚持‘再战一个回合’的人,是不会被打垮的!”
三、不忘初心,甘于奉献,一切都为了做新药好药
有着87年悠久历史的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新中国成立初期响应毛主席“送瘟神”的号召,研究防治抗血吸虫药物,研发出曾挽救“六十一个阶级兄弟”生命的二巯基丁二酸钠,创制了走出国门、为世界范围内治疗疟疾做出重大贡献的蒿甲醚。“寻找治疗疾病新药,为患者解除病痛”的研究所所训已在一代代药物所人中传承,成为他们不变的初心和使命。作为一名药物所人,王逸平没有出国留过学,没有那么多光彩夺目的人才“头衔”和“帽子”。但对他而言,只要能做出“全球临床医生首选的新药”,其他都可以放弃。
年,上海药物所围绕国家人口健康战略需求,提出科研工作从“出论文”向“出新药”转变。王逸平主动请缨到北京国家新药评审中心学习交流。他带回的资料和经验,成为上海药物所“出新药”科研思路形成和研发体系建设的宝贵财富。“这20多年,他耐住了寂寞,放弃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时候出论文、争取人才‘帽子’的种种诱惑,全力以赴只为新药研发。”单位领导和同事这样评价他。
年,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获得新药证书,取得巨大成功。凭此成就,王逸平有机会出国深造,也有机会申请更多人才“帽子”,但他认为国内新药刚刚起步,在国内做新药更有价值。各种奖状被他随手塞到文件柜里,转而继续投身新的药物研发,并启动降血脂、脑缺血、抗心律失常等一系列新药研究项目。在他眼里,潜心做新药才是最重要的。
夙夜在公,宠辱皆忘。王逸平始终淡泊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但从来没有对谁炫耀过,还把荣获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的奖金全部捐出。他说:“新药研发是实的,课题组工作是实的,做人是实的。”宣利江回忆:“有一次我告诉他,每天有将近10万病患在使用丹参多酚酸盐,我才难得看到他脸上一丝小得意的笑容。20多年来,我们因为这个药拿到了那么多奖,但我从来也没有看到过他的这种笑容。”
王逸平谦逊低调,尊重合作伙伴,与团队协作共进。每每他研究的新药被授奖时,他总说成绩是团队的,荣誉是大家的。“新药研发领域,没有单打独斗的孤胆英雄”是实话,更是王逸平优秀品质的体现。
身为导师,王逸平用自己的方式传道、授业、解惑。他经常说:“农民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种田,可能只挣几万元。所里培养一个研究生,一年投入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所以我们要想想,这几年里应该做什么,才能对得起国家的投入。”王逸平先后培养了30多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他们科研成绩突出,有的成为中科院院长优秀奖获得者。“他是一个有耐心又好脾气的老师。”“生活上王老师很细心,大家的口味,他都记在心里。”“他从来不给我们很大的压力,但他自己却始终很勤奋。”在学生眼中,他们的“王老师”亦师亦友,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还从生活上对学生关怀备至:对生活困难学生给予资助,让生病住院的学生没有后顾之忧,还会为异地求学的学生买一份可口的家乡菜……
在他离世的前两天,王逸平仍然坚持参加了上海药物所年学委会。这天,研究生教育处处长何敏注意到,几乎从不迟到的王逸平第一次迟到了较长时间,当时他的面色非常难看,步履也有点缓慢。尽管如此,他还是在会上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赞成提高研究生奖助学金的待遇,希望学生有更好的生活……
王逸平的世界里,有国家、有新药、有团队、有学生,唯独没有他自己。他在追逐新药梦的路上无比执着,在名利物欲的追求中无比淡泊,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奋斗着、奉献着。
四、抵抗病魔,至死不渝,科研是他最好的“药”
“新药研发的每一份付出都能为百姓生命健康带来一丝希望”,这是王逸平矢志不渝、创新为民的动力。以身许家国,毕生新药梦,这是对王逸平一生的高度概括。可他自己,也是一名病人,一名天天忍受病痛折磨却又无药可治的病人。
30岁那年,他被查出患有克罗恩(Crohns)病——一种人类尚不明机理、无法治愈的免疫系统顽疾,不得不手术切除1米多小肠,加上短肠综合征和肾结石等的困扰,体重常年不足百斤,没有合适的药物,只有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
除了挚爱的妻子和最好的朋友,谁都不知道他的病情。
他的同事们不知道。在大家面前,王逸平总是乐呵呵的。“他从不主动和别人说起自己的病。我曾和他出差多次,他经常在午饭或晚饭间把自己关在房间,原以为他不善交际、不喜欢应酬,却不知他那时正躲在房间给自己治病。此时想来,真后悔对他的关心太少。”药物化学研究室党总支书记张翱研究员如是说。
他的学生们不知道。王逸平长期担任药物所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常与同学们分享新药研发的经验和感悟,深受大家欢迎。每次上课需要站立近4个小时,可他从来没有抱怨过。
甚至,连他的家人都不知道。和他一起长大的表姐丁玮,直到王逸平离开才知道这个骨瘦如柴的弟弟已经和病魔斗争了25年。
25年来,王逸平的每一天都在和时间赛跑。“每天早上7点多就能在单位食堂看到他。每天晚上10点多,坐在对面办公室的我们,仍未听到老师独特的锁门声。周末来所里,习惯性地抬头看,王老师办公室的窗户一定是开着的。”王逸平的学生李惠惠回忆说。
几乎每天,病魔都在折磨着王逸平的身体,却从未打消过他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在他手写的《Crohns病程记录》中,清晰地记载了他的病情反复发作,不断加重,多次出现贫血、大量便血、疼痛导致的昏迷等情况。有人劝告王逸平,休息半天工作半天。他却说:“回到实验室和课题组,和学生讨论工作,开一些与业务有关的会,反而会减轻我的痛苦。”他经常提及自己的“3万天理论”。他说:“多数人的生命最多只有3万天。其中除了吃饭睡觉,真正能用来工作的有效时间只有1万天。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些有意义的事。”
他心中最有意义的事就是新药研发。从30岁到55岁,长达25年时间里,王逸平是在与疾病漫长的斗争中度过的,也是在为解除大众疾病研发新药的艰难探索中度过的。在他办公室的冰箱里,常年备着止痛针和急救药,疼得实在受不了时,他就自己给自己打针治疗,以节约宝贵的时间,病情稍稍缓和后马上又投入到新药研发中去。出去开会,王逸平都要带着应急的药品。年初,在王逸平最后的日子,他已经感觉到病情持续加重,药物已经失效,他不断加大药物剂量并注射解痉挛针,缓解病痛。他想争取更多时间,把在研的几个新药做完。在他离世前一个星期,他还对妻子方洁说:“现在正是工作的最好时光,我至少还能工作10年,还想做出两个新药。”
他就是这样以常人难以想象的精神和力量,以羸弱之躯,先后承担起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部“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专项、科技部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中科院重大科技专项等研究任务。
年5月9日,是王逸平女儿大学毕业的日子。王逸平的妻子方洁早早订好了去美国参加毕业典礼的机票,她说:“女儿在国外读书四年,她很多同学的父母都去探望过。就因为他忙,我们从没有去过。”距离与女儿“第一次赴约”只剩不到一个月时间,王逸平却永远倒在了自己的办公室,又一次和女儿失约。25年来,他以超强的刚毅,与疾病搏斗,坚守岗位,至死不渝;25年来,他以微笑面对生活,感染身边每一个人,留下了晚霞般的灿烂和温暖。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中科院建院以来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以王逸平为代表的一批批药物研发人员,秉承中科院使命,勇挑重担,以中国梦为指引,践行着新药梦。
路漫漫其修远兮。王逸平输给了病魔,却跑赢了人生;他燃尽了自己,却照亮了千万患者的健康之路。他的一生,是对党忠诚、不忘初心的一生;是执着追求、传承创新的一生;是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一生;是科技报国、开拓创新的一生;是一心为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生。
习近平总书记说,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我国科技工作者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将一代代科学家用汗水和生命铸就的科学精神转化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强大动力,努力开创中国科技进步的新未来。
(作者:中共中国科学院党组)
来源:《求是》/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