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的老于从事销售行业已经10年了,平时免不了加班应酬,年纪小点的时候,一顿15瓶啤酒根本不在话下。但最近老于却明显感觉到身体的不适,每次饮酒,就算是1瓶啤酒都会出现大便稀软,没有形状。在医院就诊后,医生建议小于完善肠镜检查。
老于却觉得医生这是为了挣钱,不过是大便不成型,吃点止泻的药就好了,何必让他如此折腾,因此拒绝配合。好在老于有个明事理的妻子,在她的反复劝导下,老于最终还是完成了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肠道息肉,已镜下钳除(待病理回报)。
知道结果的老于一下子吓出了一身冷汗,赶紧回到了诊室:“医生,我听说肠息肉会癌变,我怎么会长这东西呢?”医生对老于的疑问进行了解答。
一、长了肠息肉身体会出现什么症状?
肠息肉没有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很多肠息肉的患者甚至没有任何不适,只是在体检过程中发现肠道内的肿物。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肠道的刺激症状,表现为腹泻、腹痛、排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感,甚至有大便混有鲜血的症状。息肉生长得较大时,还有可能对肠道的通畅造成影响,造成肠梗阻或肠套叠。
二、肠道内长了息肉,对人体有何危害?
刚刚已经说过,部分患者的肠道息肉可能会出现症状,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然而相对于无症状肠息肉患者来说,这可能是一件好事。
虽然症状会造成人体的不适,但却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医院治疗,以防危害生命的疾病-结直肠癌的出现,它是仅次于胃癌的第二大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三、肠息肉转变为结直肠癌的风险性?
研究表明,95%的患者都由肠道息肉发展而来。在此过程中,正常的肠道组织在受到各种致癌因素的影响下,平均经过30年就会到达癌前期,若不加干预,平均经过10年,就会产生原位癌,而在此之后的3-5年,就会产生癌症的转移和浸润。
此过程的癌前病变是一种肠道组织的病理性改变,经过证实与结直肠癌发生存在密切关系。包括以下六种类型:腺瘤、锯齿状腺瘤、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非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炎症性肠病及相关的异型增生。除了炎症性肠病,在形态上都可以表现为肠息肉。
四、肠息肉产生的原因?
肠息肉的产生和多种因素相关,如长期便秘、熬夜、遗传、肥胖、高油高盐高蛋白的饮食、纤维素摄入量少、抽烟喝酒的不良习惯、炎症的刺激以及年龄的增大等。
1、生活习惯不良
生活习惯不好的人,更容易长肠道息肉。
如吸烟的多少,吸烟时间的长短,肠道息肉发生的风险和数量会产生不良影响。饮酒代谢产生的乙醛将导致潜在抗癌物质钙、叶酸的缺失,导致肠细胞过度生长,从而导致息肉的产生。此外相关研究表明,含血红素铁较多的肉制品、高糖、高脂饮食均是肠息肉的危险因素。
2、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
Hp能引进胃泌素的过度分泌,能够营养上皮细胞,使之过度生长及增值。
3、有胆囊切除史
胆囊切除后,肠道内的次级胆汁酸将大幅增加。该物质能够改变肠道表面黏膜细胞的形态,影响DNA的合成和代谢过程,抑制肠黏膜免疫细胞,降低肠道的免疫功能。
4、糖尿病
二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对胰岛素的抵抗,体内的胰岛分泌的激素水平高于正常人,激素的生长因子-1的水平也会升高,在这样的条件下,细胞的增生会增加,凋亡会减少,因而肠息肉的发生也会增加。
5、血脂异常
在肠息肉患者中,常可观察到血脂异常的现象,认为高脂血症能够导致肠息肉,其机制尚不明确,但有关人员用降脂药物预防肠息肉癌变的效果已经得到了肯定。
6、高尿酸血症
研究表明,随着尿酸在血中浓度的增加,息肉的发生率也会增加,以腺瘤性息肉为代表。但其中的机制尚不明确。
7、肠道菌群失衡
有关人员在肠息肉患者中观察到该病患者的肠道菌群丰度发生了该病,且认为该变化与癌症的发生有关。考虑是因为肠道失衡菌群产生的代谢产物使前列腺素分泌增加,从而刺激了结直肠癌肿瘤干细胞。
8、基因遗传
肠息肉有家族遗传倾向,能通过基因传递给下一代。
五、肠息肉的早期筛查重点人群?
>45岁。需要定期做体检。
≥40岁,存在上文提到的可能导致肠息肉的高危因素或炎症性肠病
六、常规的筛查方法?
早期发现的结直肠癌是可以治愈的,而晚期的患者治愈率却小于10%。可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结直肠癌患者的意义。那么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呢?这不得不提到医生对抗肠道疾病的强有力武器-肠镜。
随着肠镜诊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能够在镜下对息肉的良恶性及浸润深度进行判断。并且也已经实现了镜下对息肉及浸润深度不超过黏膜下层的2/3的结直肠癌的切除。
七、预防肠息肉的各种措施?
合理膳食,研究表明,富含丰富膳食纤维的食物对结直肠癌有预防作用。
避免暴露于各种致病因素,如高脂、高糖食物
适时补充叶酸,虽然在肠息肉未形成时,补充叶酸能够起到预防作用,但不可在未明确肠道内是否有息肉的情况下盲目补充,因为过量的叶酸会加重已经形成的肠息肉癌变的过程。
总结:
说到这里,相信老于的疑惑也得到了充分的解答。导致肠息肉的因素比较多,而且有一定的隐匿性,虽然作为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但由肠息肉导致的结直肠癌仍然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及生活幸福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我们呼吁早期发现肠息肉,早日早镜下治疗,也希望大家能够提起重视,以防贻误病机,追悔莫及。
参考文献:
1、龙思丹,孙希珍,赵栋燕,等.肠息肉病因学相关性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6(14):-.
2、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及内镜诊治指南(年,北京)[J].胃肠病学,,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