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酸碱度一直令我们困惑。有的人认为,自己是酸性体质,所以要吃一些碱性食物,这样才能保持机体的酸碱平衡。
食物的酸碱性不能凭口感判断,就像食物的含糖量不能根据口感判断一样。
我们每天摄取的食物中,有些是属于酸性的,有些是属于碱性的。食物的酸碱性不是指人们味觉的感受,不能凭口感判断,它是指食物的生物化学特性,也就是它在人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代谢产物的性质。
含硫、磷、氮等元素较多的食物,如肉类、蛋类、谷类、油脂、酒类等,在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偏于酸性,就属于“酸性食物”。
含钾、钠、钙、镁等元素较多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大豆、牛奶、茶叶等,在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偏于碱性,就属于“碱性食物”。
人体能随时保持酸碱平衡
人体器官组织的一切生理功能和生化反应都需要在酸碱度(PH)恒定的体液中进行,这种体液PH值的稳定现象就是酸碱平衡。
健康人体的体液PH值在7.4左右(波动在7.35~7.45),呈弱碱性。机体必须维持体液处于这种弱碱性状态,才能保证各种生理活动和物质代谢的正常运行。偏酸或过碱都是疾病状态。PH值高于7.45称为碱中*,低于7.35称为酸中*。碱中*和酸中*仅出现在患有代谢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状态。
人体通过多重调节功能,随时进行自动调节,保持体液酸碱度稳定在7.35~7.45。通过呼吸功能、肾脏排泄与再吸收功能,以及血液中的碳酸盐、磷酸盐、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4个缓冲随时对PH值进行微调,确保机体的酸碱平衡。
吃酸性食物多一些或碱性食物多一些就能改变体液的酸碱度,是毫无科学依据的。只要做到合理膳食,不需要过度担心酸碱度的问题。
(注: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