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性酸中毒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TUhjnbcbe - 2023/6/9 21:32:00

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家有关安全生

产的法律法规,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

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实现公司所确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特制定

本措施。

第一章职业病危害种类、作业场所防治措施及个人防治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结合本公司经营和施工

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本公司的职业危害为九类:

一.有机溶剂

1.危害:建筑施工过程中常接触到多种有机溶剂,如防水工程中

的的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喷漆作业接触到的苯、苯系物,还

有醋酸、乙酯、氨类、甲苯、二氰酸等,这些有机溶剂的沸点低,极

易挥发,在使用过程中挥发到空气中的浓度很高,极易发生急性中*

和死亡事故。

2.作业场所防治措施:保证通风系统畅通,不得在通风口堆放物

品。不得在烟火附近或火星飞溅处使用。作业时必须使用规定的防护

用品。不得擅自关闭通知装置,避免在下风处工作或停留。

3.个人防护措施: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

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

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物渗透工作服,戴橡

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

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汽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

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露应

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应小心处理。

二.生产性噪音和局部震动

1.危害:工程施工中使用的发电机、电焊机、机械器具如钻孔机、

电锤、电锯、振捣器及一些动力机械都可以产生较强的噪音和局部的

震动,长期接触噪音会损害职工的听力,严重会造成噪声性耳聋,长

期接触震动会损害手的功能,严重时会导致局部震动病。

2.作业场所防治措施

3.防治施工噪音管理制度

(1)施工现场应进行噪音值监测,监测方法执行《建筑施工场

界噪声测量方法》,噪声值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噪声排放标准。

(2)施工现场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制定降音措施。在城市区范围内,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可能

产生噪声污染的,施工单位应按有关规定向工程所在地的环保部门申

报。

(3)进行夜间施工作业的,应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噪

音,可采用隔音布、低噪音振捣棒等方法。

(4)对认为的施工噪音应有管理制度和降音措施,并严格控制。

夜间材料运输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应做到轻拿

轻放,最大限度地减少噪音扰民。

(5)因生产工艺上要求必须连续作业或者特殊需要,需在22时

至次日6时期间进行施工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到工程所在地区或县建设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夜间施工,建设单位应当会同施工单位做好周边工作,并公布施工期限。

(6)施工现场的电锯、电刨、搅拌机、固定式混凝土运输泵、

大型空气压缩机等强噪声设备应搭设封闭式机棚,并尽可能设置在远

离居民区的一侧,以减少噪音的污染。

3.个人防治措施

(1)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职业病教育,提高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了解其危害,掌握职业病的防治方法。

(2)生产车间和施工现场,在进行噪音较大的施工作业时,施

工作业人员要正确佩戴防护耳罩、头盔等防噪声用品,并尽量采取轮

换间歇作业减少噪音作业的时间,安全员要及时进行监督检查,对达

不到相关要求的作业人员,禁止其上岗作业,并报相关领导进行处理。

(3)从事相关作业的职工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

法》的规定,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没有特殊情况不得拒绝体检,

公司应将检查的结果告知本人,并将体检报告存入档案。

三.高温作业

1.危害:长期的高温作业可引起人体水电解质紊乱,损害中枢神

经系统,可造成人体虚脱,昏迷甚至休克,易造成意外事故。

2.作业场所防治措施:合理布置热源,把热源放在车间外面或远

离工人操作的地点;加强通风换气,加速空气,降低环境温度,以

利于机体热量的散发。

3.个人防治措施(1)医疗防护:对高温作业人员应进行上岗前的身体检查,凡

有心血管系统的疾病、高血压溃疡病、肺气肿、肝病、肾病等疾病的

人员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2)加强个人防护:高温作业的工作服应结实、耐热、宽大,

便于操作,应按不同作业需要,及时供给工作帽、防护眼镜、隔热面

罩、隔热靴等。

(3)发放保健品。高温环境下作业,能量消耗增加,应增加蛋

白质、热量、维生素等的摄入,以减轻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4)保健防护:供给含盐饮料,向高温作业人员提供足疗的合

乎卫生要求的含盐饮料,以补充人体所需的水分和盐分。

(5)通风:利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的防范,交换工作场所的

空气。

(6)隔热:以水隔热效果最好,能最大限度吸收辐射热,利用

石棉、玻璃纤维等导热系数小的材料包敷热源也有较好的效果。

(7)技术改革工艺过程。合理设计或改革生产工艺过程,改进

生产设备和操作方法,尽量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仪表控制,高温和

热辐射对人的危害。工艺流程设计时,应尽可能将热源置于外面,采

用热压为主的自然通风时,尽量将热源布置于天窗下面,采用穿堂风

通风厂房,应将热源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下顺风侧,使室外空气进去工

作场所时先通过操作者工作点,后经过热源。

(8)长期从事高温作业的施工人员在作业中应尽量减少工作时

间,注意休息和降温,保证充足的饮用水,并佩戴好防护用品。

(9)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教育,提高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了解其危害,

掌握职业病的防治方法。

四.有*物品

1.危害:建筑施工过程中接触到多种有机溶剂,这些有机溶剂的

沸点低、极易挥发,在使用过程中挥发到空气中的浓度可以达到很高,

极易发生急性中*和重死亡事故。

2.作业场所防治措施: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

住人,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隔离,

设置有效的通风装置,可能突然泄露大量有*物品或者易造成急性中

*的作业场所,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高*作业场所应

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3.个人防护措施: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物引起的中

*,称为职业中*,接触*物的时间的长短,剂量的大小和发病的缓

急,职业中*表现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短时间内大量的

*物侵入人体引起的中*称为急性中*;长期吸收小剂量*物引起的

中*称为慢性中*;介于急性中*和慢性中*之间的,在短时间内吸

收较大剂量*物引起的中*称为亚急性中*。

(1)加强有害物质及预防措施的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安全生产

责任制、卫生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2)对接触有害物质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实行转岗、

换岗作业。

(3)加强对有害物质的监测,控制有害物质的最好浓度低于国

家有关标准。

(4)提高机体抗御力。对于在有害物质作业场所的工作人员,

应享受必要的保健待遇,加强营养和锻炼。

(5)加强个人防护,在存在有害作业场所作业,应穿戴好防护

服、防护面具、防*面罩、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具。

(6)密闭、隔离有害物质污染源,控制有害物质逸散。对逸散

有害物质的作业场所要采取通风措施,控制有害物质的飞扬和扩散。

(7)*物中*。从生产工艺流程中消灭有*物质,用无*物质

或低*物质代替有*原料,改革能产生有害因素的工艺过程,改造技

术设备,实现生产的密闭化、连续化、机械化和自动化,使作业人员

脱离或减少直接接触有害物质。

五.工程进行粉刷油漆和涂料

1.危害:接触有害涂料和气味引起的职业中*或皮肤病,油漆使

用含铅油漆、过氧乙烯漆或天然生漆进行油漆或喷漆等涂饰施工时,

长时间的接触有害物质或有害气体,可能造成苯、铅、甲苯、二甲中

*或职业性皮炎。

2.作业场所防治措施

(1)物资部要严格把关,逐步以无*、低*防锈漆取代含铅的

红丹防锈漆,必须使用含铅的防锈漆时,宜采用涂刷的方式并加强通

风和防护措施,这样就可以减少空气中有*气体的含量,确保施工安

全。

(2)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有关职业病危害教育,提高对职

业病危害的认识,了解其危害,掌握职业病防治的方法,公司的油漆

配料车间要时刻保持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并减少职工连续工作时间,车间窗户要有换气设备,确保空气的流通。

(3)项目部在地下室、池槽、管道和容器内进行有害或刺激性

较大的涂料作业时,除应使用防护用品外,还应多派一个班组,采取

人员轮换间歇作业、通风换气等措施,即不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又渴

防止中*事件的发生,在施工作业中要正确佩戴防*口罩,密闭空间

内进行防水,喷漆作业容易导致一氧化碳中*,如防护用具不能正常

发挥作业时,必须立即撤离现场至通风处。

(4)公司规定凡在通风不良的车间、库房、地下室、管道和容

器内进行油漆、涂料作业时,应根据场地的大小,设置抽风机、引风

机、换气扇等有效设备,排除有害气体,防止急性中*,确保施工人

员的安全,公司工程部和项目部应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专职安全员要

勤寻勤查工作,使喷漆作业的施工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

工。

3.个人防治措施

(1)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教育,提高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了解其危害,

掌握职业病的防治方法。

(2)从事喷漆作业的施工作业人员要正确佩戴防护口罩,防护

口罩要经常换洗和更换,保证干净和卫生

(3)调漆车间和喷漆施工现场,从事喷漆作业的施工作业人员,

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施工前要检查作业场所的通风是否畅

通,通风设施是否正常运转,作业人员在施工作业中是否正确佩戴防

*口罩,是否穿防护服装和工作鞋。

六.生产性粉尘

1.危害:生产加工车间日常工作或施工作业过程中,材料的搬运、

小区建筑物拆除、垃圾清理、运输均会产生大量的矿物性粉尘,长期

吸入这样的粉尘可发生矽肺病。

2.作业场所的防治措施

(1)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广泛开展粉尘防护知识教育,了解其危害,及时掌握防护粉尘的防范。生产加工车间在材料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车间要设置一辆小型洒水车和配备一名专职洒水员兼职垃圾清理员,应采取不断喷水的措施来尽量降低粉尘的浓度,在清运垃圾时必须用水喷洒后,方可用提升机或封闭专用垃圾袋运输,严禁以窗口倾倒垃圾,细散颗粒材料的装卸运输必须要用毡布遮盖。

(2)建筑拆除工作,长期在高密度粉尘环境下作业,施工人员

必须正确佩戴防护口罩,发帽及其他必需的个人防护用品,防止吸入

有*灰尘,专职安全员要及时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在工程施工总所使用的加工设备要经公司技术部和机械部

设置除尘装置后方可进行加工生产,机操工要经常检查,发现损坏要

及时向项目部报告,由项目部到物资部领取,及时更换。

3.个人防治措施

(1)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教育,提高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了解其危害,

掌握职业病的防治方法。

(2)从事职业危害作业的职工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

防治法》的规定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没有特殊情况不得拒绝体检,

公司应将检查的结果告知本人,并将体检报告存入档案,安全员要及

时进行监督检查,对达不到相关要求的作业人员,禁止上岗作业,并

报有关部门领导进行处理。

(3)生产车间或施工场地接触粉尘作业的施工作业人员,在施

工中应尽量降低粉尘的浓度,自己在施工作业中采取不断喷水的措施

降低扬尘,并正确佩戴防尘口罩,防尘口罩要经常换洗,保证干净和

卫生,公司的特种作业人员,如电气焊作业人员应在施工中注意施工

作业环境的通风或设置局部排烟换气设备,使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物

质浓度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之下,在难以改善通风条件的作业环境中

操作时,必须佩戴有效的防*面具和防*口罩。

七.缺氧

1.危害:在建筑物地下室施工时由于作业空间相对封闭、狭窄、

通风不畅,从而造成施工人员缺氧,特别是在这种作业环境内进行焊

接和切割作业,耗氧量极大,又因缺氧导致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一

氧化碳,从而造成施工人员缺氧窒息。

2.作业场所防治措施:地下室等封闭的作业场所进行防水作业时要采取强制性通风措施,配备行之有效的通风设备,进行通风,并派专人进行巡视。对从事高危职业危害作业的人员,工作时间应严格加以控制,并有针对性的制定急救措施。在已确定为缺氧环境的作业场

所,必须采取充分的通风换气措施,使该环境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在作

业过程中始终保持在18%以上,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当发现缺

氧危险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让作业人员迅速离开作业现场。如作

业现场的缺氧危险可能影响附近作业场所人员的安全时,应及时通知

这些作业场所。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缺氧作业场所,并应在醒目处做好

标志。在存在缺氧危险的作业场所,必须配备抢救器具。如:呼吸器、

梯子、绳缆以及其他必要的器具和设备,以便在非常情况下抢救作业

人员,发生缺氧危险时,作业人员和抢救人员必须立即使用隔离式呼

吸保护器具。

3.个人防护措施:每次作业前,必须仔细检查呼吸器具和安全带,

发现异常应立即修补和更换,严禁勉强使用。在作业人员进入缺氧环

境作业前和离开时应准确清点人数。在存在缺氧危险的环境作业时,

必须安排监护人员,密切监视作业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

有效的措施,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应事先规定明确的联络信号。作业

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

吸保护器具,严禁使用过滤式面具,当存在因缺氧而坠落的危险时,

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安全带,并在适当位置可靠地安装必要的安全绳网

设备。

八.辐射

1.辐射是由辐射源发出的电磁波和微粒子的总称。辐射包括电磁

辐射都与机体细胞、组织、体液等互相作用,它们的光量子能均较高,

当它们与生物体作用时,都与机体细胞、组织、体液等互相作用,使

组织的原子或分子电离,从而直接破坏机体的某些大分子结构。如使

蛋白质分子链断裂、核糖厂核酸分子链断裂、破坏一些对代谢有重要

作用酸酶等。此外,对于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平衡生命的活动机体来

说,当神经内分泌调节发生障碍时,辐射损伤的病理改变更为严重,

可引爆起放射病。

2.作业场所防治措施

(1)除污保洁。操作开放型放射源,使用开放型放射性元素时,

要随时清除工作环境介质的污染,监测污染水平,控制向周围环境的

大量扩散。

(2)封锁隔离。对于开放源及其作业场所必须采取“封锁隔离”

的方法,把开放源控制在有限的空间,防止向环境中扩散。

(3)距离防护。对于开放源的计量与距离平方成反比。操作中

应远离放射源,切忌直接用于放射源。

(4)加强屏蔽防护。在放射源与人员之间设置防护屏,吸收或

减弱射线的能量。

3.个人防治措施

(1)辐射质与量,是根治放射损害的根本方法。在不影响应用

效果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辐射源的强度、能量和*性。

(2)减少辐射时间。外照射的总量与总照射时间成正比。因此

必须减少受照射的时间。可采取减少不必要停留时间,乱换作业、提

高操作技术等措施,减少个体受照射时间。

(3)要合理使用配备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工作鞋

帽、服装等,遵守个人防护规则,在开放型放射性工作场所中,禁止

一切可能使放射性元素侵入人体的行为,如禁止饮水、吸烟、进食、

化妆等。

九.焊接作业产生的危害

1.电焊作业中有害因素种类繁多,危害较大,电焊中产生的有害

烟雾,长期吸入可导致电气工人尘肺及慢性中*。

2.作业场所防治措施

(1)改善作业场所的通风状况。利用有效的通风设施,排除有

害气体。车间内应有机械通风设施进行通风换气。在容器内部进行焊

接时,必须对焊工工作部位送新鲜空气,以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

(2)在焊接过程中,为了保护熔池中熔化金属不被氧化,在焊

条药皮中有大量产生保护气体的物质,其中有些保护气体对人体是有

害的,为了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应选用高质量的焊条,焊接前清除

焊件上的油污,有条件的要尽量采用自动焊接工艺,使焊工远离电弧,

避免有害气体对焊工的伤害。

(3)提高焊接技术,改进焊接工艺和材料。通过提高焊接技术,

使焊接操作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人与焊接环境相隔离,从根本上消

除电焊作业对人体的危害。通过改进焊接工艺,如合理设计焊接容器

的结构,采用单面焊、双面成型新工艺,避免焊工在通风极差的容器

内进行焊接,从而大大地改善焊工的作业条件;再如选用具有电焊烟

尘离子荷电就地抑制技术的CO。保护电焊工艺,可使80%~90%的

电焊烟尘被抑制在工作表面,实现就地净化烟尘,减少电焊烟尘污染。

由于电焊产生的危害大多与焊条药皮成份有关,所以通过改进焊条材

料,选择无*或低*的电焊条,也是降低焊接危害的有效措施之一。

(4)合理安排操作时间。根据电焊工的职业危害,依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规,电焊工在实施焊接时,每工

作两小时,必须休息15-30分钟,以减少其劳动强度及连续操作带来的职业然害。3.个人防治措施

(1)焊接作业的个人防护措施主要是对头、面、眼睛、耳、呼

吸道、手、身躯等方面的人身防护,主要有防尘、防*、防噪音、防

高温辐射、防机械外伤和脏污染。焊接作业除穿戴一般防护用品外(如

工作服、电焊手套、防护经、口罩)外,针对特殊作业场合,还可以

佩戴空气呼吸器(用于密闭容器和不易解决通风特殊作业场所的焊接

作业)防止烟尘危害。

(2)对于剧*场所紧急情况下的抢修焊接作业等,可佩戴隔绝

式氧气呼吸器,防止急性职业中*事故的发生。

(3)电气焊作业操作人员在施工作业中应注意施工作业环境的

通风或设置局部排烟设备,使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控制在

国家卫生标准之下,在难以改善通风条件的作业环境中操作时,必须

佩带有效的防*面具和防*口罩,专职安全员要及时进行监督检查,

对达不到相关要求的电气焊工有权禁止上岗作业。

(4)为防止焊工皮肤受电弧的伤害,焊工宜穿浅色或白色帆布

工作服。同时,工作服袖口要扎紧,扣好领口,皮肤不外露。

(5)为保护焊工眼睛不受弧光伤害,焊接时必须使用镶有特别

防护镜片的面罩,并按照焊接电流的强度不同来选用不同型号的滤光

镜片。同时,也要考虑焊工视力情况和焊接作业环境的亮度。

(6)对焊接辅助工和焊接地点附近的其他工作人员受弧光伤害

的问题,工作时要注意相互配合,辅助工要戴颜色深浅适中的滤光镜。

在多人作业或交叉作业的场所从事电焊工作,要采取保护措施,设防

护遮板,以防止电弧光刺伤焊工及其他作业人员的眼睛。

(7)从事职业危害作业的职工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

防治法》的规定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没有特殊情况不得拒绝体检,

公司应将检查的结果告知本人,并将体检报告存入档案。

(8)工作结束时,应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并注意经常清洗工

作服及手套等。

第二章防止职业危害的综合措施

上述职业危害的工程技术措施,仅是我们建筑行业已经推行的较

好措施,但是,仍有大量的职业危害至今尚无有效的工程技术措施,

必须针对各中职业危害具体条件、环境,研究采取综合性措施,加强

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1.项目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职业危害是对

职工的慢性伤害,后患严重。

2.项目安全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职业危害工程技术治理工作,会

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职业工程技术措施、组织、监督实施。其所需

费用,应列入企业安全技术措施费中予以解决。项目工会负责职业病

预防,职工健康体检、尘*作业环境、食堂卫生安全的监测。

3.项目今后要设置职业卫生专业人员,定期对职业危害场所进行

监测,为改善劳动条件、治理作业环境提出数字依据。从事有职业危

害的职工,要定期进行职业体检,早期发现职业病,早期治疗,减少

职工的痛苦,要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蓄集职业卫生的各种数据。

为职业危害的防治提供信息资料。

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如:职业体检

制度,职业危害点测定制度,有关危害物质的领取、保管、贮藏和运

输制度,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制度,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消除职业

危害的防护设备、装置检查维修制度,有害工种个人卫生保健制度等。

5.加强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搞好职业

卫生的重要性、迫切性。既要实事求是向职工讲清各种危害的严重性。

又要说明职业危害是可以防止的,发动广大职工,群策群力,共同搞

好职业卫生工作,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还要对从事有

害作业的人员进行急性中*急救知识的教育。

6.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采取科学技术措施,是防止职业危害的

治本措施。但是,由于科学技术水平或经济条件的限制,目前尚有一

些超过国家标准界限值,直接或间接危害职工身体健康。因此,做好

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防护措施。

(1)根据危害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等,有针对性的发给作

业人员有效的防护用品、用具,也是防止或减少职业危害的必要措施,

如:配合电焊作业的辅助人员,必须配戴有色护眼镜,防止电光性眼

炎;在噪声环境下作业人员必须戴护耳塞(器);从事有粉尘作业的

人员必须配戴过滤式防尘口罩;从事苯、高锰作业人员,必须配戴供

氧式或送风式防*面具;从事有机溶剂、腐蚀剂和其他损坏皮肤的作

业,应使用橡皮或塑料专用手套,不能用粉尘过滤器代替防*过滤器,

因为有机溶剂蒸汽,可以直接通过粉尘过滤器等等。

(2)对于从事粉尘、有*作业人员,应在工地设置淋浴设施,

工人下班必须淋浴后,换上自己服装,以防止工人头发和衣服上的粉

尘、*物、辐射物带回家中,危害家人健康。有条件的单位,还应将

有危害作业人员的防护服,每天集中洗涤干净,使每次从事有害作业前均穿上干净的防护用品。

(3)定期对有害作业职工进行体检,凡发现有不适宜某种有害

作业的疾病患者,应及时调换工作岗位。

第三章检查制度

1.安全生产检查和预防职业病检查,应始终贯彻领导与群众相结

合的原则,组织全体职工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意识到职业病危害,进而在施工作业中将预防职业病作为一种自觉行

动,因此放手依靠职工,边检查、边改进,互相检查、互相纠正。

2.公司每年要定期的进行群众性的检查工作,这种检查包括普遍

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经常性检查,这几种检查可以结合进

行。公司开展预防职业病检查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和具体计划,并

且建立由公司领导负责,有关人员参加的安全生产组织,以加强领导,

做好工作,及时总结和推广检查经验,有些限于物质技术条件当时不

能解决的问题,也该定出计划,按期解决,必须做到条条有着落,件

件有交待。

1
查看完整版本: 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