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岁的陈先生,正处于事业发展期,每天兢兢业业工作,养着一家老小。
从去年开始,总感觉身体很疲劳,但只觉得是工作太忙引起的,所以也没太大意。但妻子看陈先生这么疲倦,不放心,医院检查了一下,最终被诊断为慢性肾病。
不过由于症状较轻,也不影响生活,加上项目又是关键期,所以陈先生也不太顾得上,就没太重视。
而近几天,陈先生出现严重的浑身发软的表现,不仅打不起精神,食欲也变得很差,白天时的尿量也明显减少,被家人紧急送医,最终被诊断为肾衰竭。
这让陈先生慌了,可同时也很不解,肾衰竭不是都会出现水肿吗?明明自己没有出现水肿,怎么就成肾衰竭了?
一、好好的一颗肾,是如何一步步变坏的?
肾脏,位于腹膜后脊柱两旁浅窝中,对人体维持健康起到重要作用。它的基础功能便是生成尿液,从而帮助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同时还有控制血压、控制体内制造新红细胞的激素、调节液体等作用。
那好好的一颗肾,是如何一步步“变坏”的?一共可经历5个阶段:
①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因素,如盲目用药、老熬夜、口味重、爱憋尿、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都可能导致肾脏出现损伤;
②肾病发生后,如没有及时治疗,其排*、代谢功能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出现故障;
③疾病继续发展,肾小球受损,出现四肢无力、代谢功能障碍等不适,此时肾功能已不全,离尿*症越来越近;
④肾功能越来越差,人可出现易感疲惫、夜尿增多、全身浮肿等多种症状,逐渐进入肾脏衰竭期;
⑤肾病的最终章,也就是尿*症,此时肾脏中组织损伤范围已超95%,肾功能基本丧失,只能通过换肾或透析来维持生命。
而很多人对于肾病的症状表现,都不甚了解,不少人是在身体出现水肿后,去医院检查才发现自己患上了肾衰竭。的确,水肿是肾病的主要表现之一,但为什么部分患者却不会出现水肿呢?
其实只有当肾功能下降,代谢废物以及水分在体内发生潴留,无法及时排出时,才会形成水肿。但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在大量尿蛋白丢失,引发严重的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浓度30g/L时),才会出现水肿。
所以,我们不能将水肿作为判断尿*症的唯一依据,不然很容易可能延误病情,最好的是结合其它症状,比如胃肠道症状,如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厌食,以及脸色苍白、困倦、乏力、夜尿增多、高血压、出血等做综合判断。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
二、急性肾衰竭是可以逆转的!如何治疗?
疾病的发生并不是一触而发的,而是逐渐演变发展的,肾病也一样。
根据病程长短,肾衰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前者是指在短期内出现肾功能进行性下降,出现尿量突然减少(ml/天),之后伴水肿、恶心、呕吐、乏力、胃纳差、心悸、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不适时,要担心急性肾衰竭。
而后者是指长期肾脏病变,导致的肾功能逐渐变差,最终引发肾衰竭的一种肾病。
需要强调一点,急性肾衰是致命的,同样也是“可逆”的。
一般来说,可能增加急性肾衰竭风险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衰竭疾病、肝肾疾病、高龄、手臂或腿部血管阻塞、因某种严重疾病需要重症监护以及部分癌症。
急性肾衰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出现永久性肾脏损害,甚至死亡。所以,一经发现,就要及时治疗,部分急性肾衰竭患者,通过规范治疗,是可以实现逆转,达到治愈的目的。
目前,针对急性肾衰的治疗,最关键的是找出最初损害肾脏的疾病或伤害,从而针对性治疗,包括药物、透析以及饮食护理等,直至肾脏恢复。
因此在提醒大家一下,一旦发生急性肾衰,及时治疗是关键。
三、这些食物很伤肾,尽早撤下餐桌
饮食不当是导致肾受伤的一大常见原因,尤其是这些食物,很伤肾。
1、腌制食品
如咸鱼、咸菜、腊肉、腊肠等,这类食物为了入味,往往会添加大量的盐,如果经常吃,肾脏老是加班加点地工作,难免会过劳而病倒。
2、碳酸饮料
这类饮品当中的糖分、热量是比较高的,升血糖作用明显,如果长时间大量饮用碳酸饮料,易提升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同时间接损害肾脏。
3、动物肝脏
如猪肺、猪肝、猪腰子、猪心等食物当中的蛋白质、胆固醇、嘌呤含量都是比较高的,吃太多可加大肾脏负担。
4、杨桃
这类水果当中含神经*素和草酸,健康人群由于肾功能完全,所以可以将其顺利排出,但肾功能不全的人食用,就很容易引发中*,所以最好别吃。
除此之外,生活中的一些行为,比如长太胖、喝水少、常憋尿、乱吃药、常熬夜等行为也会伤肾,要尽量避免。同时,应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