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关系千家万户。近日,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抽检处专家提示,高浓度米酵菌酸,易引发食物中*,严重可致命,要小心变质食物中有米酵菌酸。
什么是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是椰*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主要*性代谢产物,椰*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是我国学者年在东北酵米面中*食品中发现的一种食物中*菌。米酵菌酸对热稳定,经℃煮沸和高压烹饪也不能破坏,是引起食物中*和死亡的主要*性代谢产物之一。
哪些食物易被污染?
谷类发酵制品(发酵玉米面、酸汤子、玉米淀粉、醋凉粉)、变质鲜银耳和泡发不当的变质银耳、发酵薯类制品(马铃薯粉条、甘薯面、山芋淀粉)等食物易被污染。
米酵菌酸产生途径?
椰酵假单胞菌来源于土壤,可能会随加工原料污染食品并在适宜条件下产*,引起食用者中*和死亡。
米酵菌酸对人体的危害?
米酵菌酸中*早期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等,严重者可出现*疸、肝肿大、呕血、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等。重症病人多呈肝昏迷,中枢神经麻痹,并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目前,尚无米酵菌酸特效解*药物,病情及愈后情况与摄入的*素量有关。
米酵菌酸诊断依据?
鉴于椰酵假单胞菌污染并产生米酵菌酸引发食物中*致死风险,我国先后制修订多项相关标准,包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检验》(GB.2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米酵菌酸的测定》(GB.-)和《椰*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12-96),为该类食物中*的正确诊断及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如何预防米酵菌酸中*?
自制谷类发酵食品和薯类制品:要保证玉米、高粱、马铃薯及甘薯等原料安全无霉变,一旦发现粉红、绿、*绿、黑等各色霉斑,不能食用;掌握正确的制作方法,制备发酵面米食品时勤换水,保持卫生,要保证食物无异味产生;磨浆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成粉;储藏要通风、防潮,且不可长时间储存;不要在制作中让食品接触潮湿土壤,防止椰酵假单胞菌污染、产*;不要食用未及时冷藏保存或超过保质期自制谷类发酵食品和薯类制品。
银耳:正确辨别银耳的质量,一旦发现其发泡后有耳片不成形、发粘、无弹性、有异味时,坚决不食用,隔天泡制加工的银耳、木耳及其制品不能食用;掌握正确的泡发时间,泡发时间不宜过长,泡发后应及时加工食用;不建议自行购买菌种随意培育银耳,因缺乏栽培知识,无法科学控制银耳的培育的温度、湿度等,有被椰酵假单胞菌污染及产生*素的风险。
特别提示:如发生疑似椰酵假单胞菌食物中*,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尽快催吐,排出胃内容物,减少*素的吸收量;医院救治,针对肝、脑、肾等脏器的损伤程度,对症治疗,降低死亡率。
(来源:黑龙江日报·龙头新闻马浩然记者付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