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一名河南洛阳的男子
联系云南媒体求助称:
他的朋友和朋友的孩子
在食用自行采摘的野生菌后,
疑似中*出现了昏迷,
想联系云南的专家进行救助咨询。
求助男子赵先生称:“现在就是小孩稍微好一点,大人的情况很严重。”来自河南洛阳的赵先生说,中*的是自己的朋友和朋友的孩子,当时吃下的白色蘑菇是自行采摘的。自从3天前两人食用了这种蘑菇后,就出现了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之后还出现了昏迷的情况。
赵先生说:“我医院他们也不敢接,没治过,医院都不太清楚这个蘑菇它具体是哪一类的,就是不敢……不敢(进行)相应的治疗。”
为了帮助赵先生尽快确认菌子的种类,记者联系了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员。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刘培贵介绍:“它非常接近有一个叫‘鳞柄白鹅膏’,是一个剧性肝脏损害型的剧*菌,如果误食了以后潜伏期6到12个小时,抢救起来都比较困难。”
据介绍,“鳞柄白鹅膏”是鹅膏菌的一种,多见于华北、华中及东北地区。从赵先生提供的照片上看,导致他朋友及家人中*的,有可能就是这种菌子。
记者将相关专家的判断告知赵先生后,今天一早,从洛阳传来了好消息。医院已经收治了中*的大人和小孩,并已经开展了对症治疗。
赵先生说:“医院已经说,它已经是(中*)第四天,已经就是度过危险期了,性命是没事了,现在就是用那个保肝护肝和保肾的药。”
而记者也了解到,惹事儿的“鳞柄白鹅膏”目前在云南尚未发现有分布,但咱们本地也盛产不少有剧*的鹅膏菌,*性要比“鳞柄白鹅膏”大得多。
因此对于云南人来说,更需远离有这些外貌特征的菌子。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刘培贵:
“头上戴帽”就是菌盖上面不要有鳞片,然后“腰间系裙”就是菌柄上面有菌环,还有就是菌柄下面有一个碗状的或者杯状的菌托,就是“脚上穿靴”,所以我们说“头上带帽,腰间系裙,脚上穿靴”,如果全部有这些特征的,千万不要食用,特别是白色的!
这个案例可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
“吃菌儿中*找云南人”这个点
又让人有些哭笑不得
关于云南人和菌儿那些话题
我们说了很多次了
但每年夏天这几个月
云南人在风险和美味之间
从来都是选择大饱口福
没有撤退可言……
没有办法
我们制作了一份进阶版“野生菌食用指南”
包括但不限于——
哪种火炭菌不能吃
哪些牛肝菌不能吃
除了见到小人
还有哪些症状说明你吃菌儿中*了
去医院的时候别忘了带上你吃剩的菌儿
买菌儿去哪里买
大厨教你如何烹饪野生菌
……
为了你吃菌儿的自由
我们可算是操碎了心
来自云南省卫健委的消息
今年5月以来
云南已累计成功救治
食用野生菌中*患者余人
其中不乏吃菌儿“老司机”
答应我们
不要大意!
不要大意!!
不要大意!!!
云南的*菌有多种常见*菌有哪些?
对于云南人来说,菌子是任何食物都无可替代的家乡美味。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杨祝良介绍,我国野生食用菌资源十分丰富,已知的就有多种,云南占到了3/4,居全国之首。
在众多野生菌中,有可食用的,自然也有*菌。杨祝良说,我国的*菌估计至少有种,云南的*菌有多种。对于普通市民来说,要记住这多种*菌从而分辨出有*菌和可食用菌,是很难做到的事情。于是,在民间就常有一些识别*菌和食用菌的“传言”,比如颜色鲜艳的有*、煮的时候银器变黑的有*……这些方法只能区分某些*菌,对其他一些*菌没有区分作用。杨祝良说:“要靠几条简单的办法,把几百种食用菌和*菌区分开来,是不可能的。”
怎样才能愉快地吃菌呢?
指南在此——
传言不能一概而论
1、颜色鲜艳者、菌盖上有疣突者有*。
真相:菌子的颜色和*性没有关系,可以吃的菌子里也有不少颜色鲜艳的。例如,红汁乳菇、红*鹅膏、喇叭菌等,外表鲜艳,却是可以食用的菌子。
红*鹅膏也叫鸡蛋菌,炒的时候有一股鸡蛋的香味。菌盖中心有明显钝凸,呈伞形至近平展的伞形,边缘橙*色,中心橙红色,边缘有明显长条纹,盖表光滑,湿时粘,偶尔有*色菌幕残片。
2、不生蛆、不生虫的有*;虫子会吃的就是无*的。
真相:这个说法并不准确,这和菌子的生长期有一定关系。菌子到了成熟期,会自然散发出香味,从而吸引昆虫来取食。有些菌子有*,但也会有虫子来吃。如白*鹅膏,虫子吃完后不会立即中*死亡,它的*性具有延时性。蘑菇上有虫子吃过的痕迹,人们不知道误食后,一样会中*。
3、可食用的无*菌子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松树或栎树上,有*菌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真相:这个完全没有道理,是一种经验之谈。例如,*伞菌就生长在草原、旷地,有动物粪便的肥沃地上,但这种菌子是有*的。
4、有鳞片、黏液、菌托和菌环的菌子是有*的。
真相:有黏液的菌子种类虽然很少,比如粘盖奥德蘑,它表面有一层透明的、厚厚的黏液,却是可以吃的。再如乳牛肝菌,新鲜的时候表面也会有黏液,很粘滑却可食用,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生有菌托和菌环、菌盖上往往有鳞片,是鹅膏属的识别特征,而鹅膏属是伞菌中有*种类最为集中的类群。按照“有菌托、菌环和鳞片的蘑菇有*”的鉴别标准,可以避开包括白*伞和*蝇鹅膏在内的许多*蘑菇。云南野生菌中*事件90%都是由鹅膏属菌引起的,它和鸡枞很相像,人们容易误食。但同样有菌环和菌托的红*鹅膏菌,也是很美味的一种食用菌。
5煮时银器、大蒜、米饭变黑的有*。
真相:银器、银针试*,在很多国产电影、电视剧中经常出现,似乎是一种极其灵验的验*方法。银器验*的原理,是银与硫化物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古代提炼的砒霜纯度不高,伴有少量硫和硫化物,用银器有可能验出。但是,所有*蘑菇都不含硫或硫化物,不会让银器变黑。不过,在云南有一种叫“叶状耳盘菌”的有*野生菌,看上去像木耳,会让大米、大蒜、鸡蛋等变黑,若遇到这种情况,一定不能吃了。
与大蒜同煮可以解*的说法危害更大。有些蘑菇的*素可以经过一定的煮、炒后被破坏,但也有的*素特别耐煮。鹅膏所含的*素可分为*伞素、鹅膏*肽和*笔*肽3种,化学性质稳定,耐高温、耐干燥和耐酸碱。剧*鹅膏用高压锅煮一天,*素也不会被破坏。
云南这些菌特别*
致命鹅膏(白罗伞)、灰花纹鹅膏(麻母鸡)、拟卵盖鹅膏(鸡蛋菌)、小豹斑鹅膏(满天星)、假褐云斑鹅膏、红托鹅膏(红满天星)、球基鹅膏(满天星)、*盖鹅膏(*罗伞)、残托鹅膏、青褶伞、赤脚鹅膏、*鳞鹅膏、条盖盔孢伞、绿褐裸伞、网孢海氏牛肝菌(高脚葱)、方形粉褶菌、赭鹿花菌、叶状耳盘菌(假木耳)、花边斑褶菇、喜粪裸盖菇、簇生*韧伞、*色丝盖伞、东方桩菇、褐点*粉末牛肝菌、*红菇、亚稀褶红菇(火炭菌)、有*异色牛肝菌(*牛肝)、皂味口蘑、*沟褶菌(小白菌、蝴蝶菌)、粉孢牛肝菌(苦马肝)。
九成以上中*死亡事件因为它
在众多*菌中,有一类菌*性非常厉害。研究人员做的一项统计显示,在蘑菇中*死亡事件中,90%以上是由*鹅膏引起的!
暗花纹鹅膏-世界上最*的*菌。一个鲜重10克左右就足可导致成人死亡,湖南长沙90多人误食,44人死亡。
在NSFC-云南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等基金项目资助下,杨祝良和同事、学生开展了剧*鹅膏的研究。通过十多年的研究,科研人员发现在我国分布有*盖*鹅膏、灰花纹*鹅膏等12种剧*鹅膏,它们分布在全国各地。剧*鹅膏菌在云南分布有6种,特别在滇中、滇西北比较多,它们喜欢生长在松树林和栗树林。剧*鹅膏的*性有多强?像灰花纹鹅膏,只要吃10克就可致成人死亡。
白罗伞(学名白条盖鹅膏,可食用,与*菌*盖鹅膏白色变种极相像。
昆明、楚雄、大理、曲靖等地的人们,更是要忌吃“*罗伞”和“白罗伞”。民间俗称的“*罗伞”和“白罗伞”是可以吃的,但这两种菌子长得非常像致命鹅膏(白罗伞)和*盖鹅膏(*罗伞),一不小心误食就悲剧了。年8月10日,楚雄禄丰一平浪镇有14人误食“白罗伞”从而中*,其中一人死亡。7年,楚雄市三街镇黑泥村委会也发生了误食“白罗伞”中*事件,幸好抢救及时。
*盖鹅膏白色变种(剧*)
那么,要如何避开剧*菌呢?杨祝良说:“避开‘头上戴帽,腰间系裙,脚上穿鞋’的菌子,也就避开了剧*鹅膏。”
这种菌子有的可吃有的剧*
另外,还要避开亚稀褶红菇(火炭菌)。在云南,被称为“火炭菌”的菌子至少有5种,其中有的可以吃,有的是绝对不能吃的。有*的火炭菌切开后是暗红色,不会变成褐色或黑色;可食用的切开后会变成褐色或黑色。
备受宠爱的牛肝菌也得小心
一些牛肝菌也是有*的,但*性不大,比如俗称的白葱、红葱、见手青,这些牛肝菌含有会让人产生幻觉的*素。
*粉末牛肝菌(有*)
烹调加工牛肝菌时,如果时间不够,没能把化学成分破坏,也会引起中*症状,但基本上不会致死。他建议,用开水煮菌子的话,最好煮7-10分钟。楚雄、曲靖等地有几种牛肝菌也不可以随便吃,吃了后会拉肚子。白牛肝菌没*,就算生吃也没问题。
那么,难道就不能安心享受野生菌的美味了吗?其实,不然。“最好的办法,就是只吃自己熟悉的菌子,不吃不认识的。”杨祝良说。
华美牛肝菌(有*)
网孢牛肝菌(有*)
今年吃菌中*起12人死亡
吃菌中*有哪些症状?
每年进入吃菌季,云南省相关部门都会发布“预警”,提醒市民安全吃野生菌。今年从5月以来,多部门连发预警。
5月27日
云南省疾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