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性酸中毒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30岁任ICU主任,在一起,是他对生命的
TUhjnbcbe - 2023/3/7 18:33:00

在浙江大医院重症监护室里,一名患者突然陷入昏迷,为了防止窒息和肺部感染,需要立刻进行气管切开。ICU主任崔巍立刻带领团队,亲自上阵,在紧急行床边进行气管切开,使患者转危为安。这样的场景,在医院重症监护室里每天都在发生着。入住这里的,都是最危重的患者,病情随时会发生变化,崔巍和医护人员们一刻也不能松懈。

“我们如果稍微松懈一些,这些重、急、危症病人的一只脚可能就踏进‘*门关’了。我们如果能尽力再拉一把,也许这条命就回来了,也许整个家庭就被挽救了。”近日,当记者见到崔巍主任时,他讲得最多的就是重症医学人的责任。前不久,他刚刚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员”荣誉称号。

从医30多年,每次面对重大公共事件,崔巍都会挺身而出。今年新冠疫情发生后,他主动请战,同时受浙江省卫健委的指派,和同事驰援温州大医院,医院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的重任,与当地同行一起守护浙江的“南大门”。

36天,神经从没放松过

年初疫情期间,温州是浙江省内武汉返乡人员最多的地区,疫情防控救治压力最大。而崔巍率领医疗队支援的温医大附一院,是温州唯一一所收治新冠肺炎医院。

早在增援前,崔巍在浙大二院抗击疫情时就详细了解掌握了新冠肺炎的特点。他看到,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SARS、甲流等病*感染有很大不同,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进展非常快,病*的攻击对象主要集中在肺部,短时间内,肺部就会变得非常僵硬,气体无法进入。

“此时,重症ICU就成了守护患者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崔巍坦言,“要与死神拔河,自己必须站到最前线。”每日详细的晨会交班后,崔巍都会一头扎进病房。呼吸、营养支持、综合管理……为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他一站就是五六个小时。这对饱受腰痛困扰的他而言意味着什么,可能只有他自己有切身的体会。

崔巍清楚地记得一名使用ECMO治疗新冠肺炎的患者陈先生。

陈先生1月30日被确诊,医院。入院后因病情急剧恶化,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于1月31日紧急转入温医大附一院。入院后的20余天里,先后采取了多种抢救措施,但呼吸功能依然未见明显改善,并出现了严重的顽固性呼吸性酸中*,机体极度缺氧的同时,体内的“废气”难以排除,二氧化碳分压高达到93.1mmHg,可以说是命悬一线。

“必须上ECMO!”经过实地诊视和反复评估后,崔巍对陈先生的病情做出了判断。2月22日,ECMO上机。

经过10个昼夜的ECMO技术抢救,3月3日,陈先生成功撤机,这也是温州首例应用ECMO技术后成功撤机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当天,陈先生还用逐渐恢复肌力的右手写下了“谢谢大家”4个字。崔巍感慨道:“患者的理解和肯定,就是对我们医护人员最大的安慰。”

在支援温州的36天里,崔巍的神经从来没有放松过。作为温医大附一院新冠重症患者救治现场的领头人,除了决策诊疗方案,崔巍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当好所有战友的主心骨。

他常用伟人的话给大家加油——“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一方面做好鼓励,因为大家对病*的传播途径已经比较了解,再加上有充足的人员和物资保障,被传染上的几率比较低;

另一方面做好防控细节的严格要求,工作中不允许有任何可能暴露的情况发生,尤其在脱卸防护服的环节,工作人员在工作疲劳,尤其工作多日后可能会产生麻痹松懈情绪,所以崔巍反复提醒大家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会出现他的身影

年,SARS初起,崔巍刚从德国研修回来。凭着职业的敏感,他隐隐感觉需要重症人上阵的时刻到了,所以一直密切

1
查看完整版本: 30岁任ICU主任,在一起,是他对生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