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益阳日报
让群众看得见变化、“摸得着”幸福
——市卫健系统推进创文工作提升服务质效纪实
益阳日报全媒体记者张伊寒通讯员王建群李竹
贴心的导医服务,完善的无障碍设施,规范的服务流程,舒适的就医环境……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卫生健康系统紧密结合行业特点,全力打通堵点、破解痛点、攻克难点,持续开展志愿服务、便民惠民活动,不断提升服务质效,让群众看得见变化、“摸得着”幸福。
高位推动高标准推进
卫生健康系统创文工作指标多、任务重,市卫健委高度重视,编印创文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明确系统内各单位目标清单,协调联动,查漏补缺,抓细抓实。
根据工作方案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实行“一把手”工程,从组织、人员、经费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市卫健委针对系统内不同单位性质,分门别类制定了《医院及其周边实地考察标准》《机关庭院实地考察标准》,并建立了“日巡、周巡、月查”自查自纠机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措施,限时整改。市卫健委对整改结果进行核查,并进行“回头看”,巩固整治成果。在自查自纠基础上,市卫健委组织各单位进行交叉互查,既相互监督“揭短”,又通过比较分析、交流分享取长补短。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市卫健委及各医疗卫生单位机关院内外悬挂标语横幅,展出宣传版面,竖起灯箱广告、温馨提示牌;通过广播、电视、
平战结合完善志愿服务体系
医院的出入口、门诊大厅、核酸检测点等处,可以看到一抹抹“益医红”,指导病人办理就诊卡、帮助老人就医、护送视听障碍患者挂号取药。“先生您好,打扰您了,这里是禁止吸烟区域。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为了拥有一个良好清新的环境,也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请您贡献一份力量,到吸烟区吸烟。”医院,各科室的每日主班护士当起了“禁烟劝导员”……
志愿者是文明城市创建的生力*。今年,市卫健委牵头构建平战结合的医疗、救援、心理疏导应急志愿服务体系,组建涵盖市直各医疗卫生单位志愿者、项目志愿者骨干及退休*员志愿者等10个领域1万余人的平战结合志愿者储备库。目前,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已拥有支卫健志愿服务团队,超过1万余名注册志愿者;组建了3类17支市级卫生应急队伍。其中紧急医学救援队人,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24人,突发中*事件应急处置队22人。
强化“平战结合”,全面提升应战能力。“平”时主要走进*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等提供健康急救知识宣教和急救技能培训;“战”时科学处置南县、赫山区、沅江市、大通湖区、资阳区6起疫情,积极开展宣传舆论引导、隔离病房物资配送、门诊患者疏导等应急志愿服务。
截至目前,全市开展义诊、疫情防控、爱心献血、心理疏导、关爱留守儿童、智慧助老等各类志愿服务约3万项,总时长超小时,受益群体超万人次。派遣12批次,共计余名医务志愿人员驰援武汉市、*冈市、张家界市、安阳市、怀化市、娄底市、邵阳市、上海市、三亚市、四川、*等地疫情防控,受到当地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补短板强弱项提升创文质效
全市卫健系统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聚焦短板弱项,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创文质效。
10月,医院风雨连廊启用。医院门急诊大楼、内科大楼、外科大楼及住院医技综合大楼,患者无需下至地面,即可在不同楼栋间轻松穿梭,实现了门诊、检查、住院、手术等各医疗区域的无缝衔接。风雨连廊的启用,不仅解决了传统建筑人车分流的难题,更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更加舒适便利的就医环境。
市妇幼保健院增设无障碍设施,完善母婴室配置,满足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特殊需求;打造产科门诊病房一条龙“群组服务模式”,完善“孕期产检→住院分娩→产后康复”的医疗保健服务流程,建立“一对一”档案化管理机制。
医院启用一站式服务中心,通过整合服务项目、优化服务流程,实现了一窗受理、集成办理,用“通信跑”“电话跑”“我们跑”代替患者跑,让患者在就医医院人性化特色化服务的温度。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了一批集中充电桩,方便群众充电;调整新增20个停车位,办事群众停车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市中心血站对献血屋进行升级改造,并设计打造了无偿献血与文明创建宣传文化墙。
经过不断整改提升,各医疗卫生单位的院区布局和硬件配套有了质的提升,服务环境明显改善。
市卫健委负责人表示,卫健系统将继续对标对表强基础、补短板,持续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提升环境质量,着力建设健康环境,努力增进人民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