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随着国家*策对生育二胎的支持,越来越多的家庭加入到了生育的行列,社会各界对于女性产后的身体恢复也越来越重视,通过文献调查发现,女性的产后腰痛在产后综合症状中所占比重较高,并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该病是以腰骶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
01女性产后腰痛一般不会致命,但长时间的不适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1、概述
女性产后腰痛严重困扰着身体的健康,虽然该病症一般不会致命,但长时间的腰骶部甚至连及下肢的酸麻、疼痛、肿胀等不适感受,极易诱发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其他身体部位的并发症。对于产后腰痛的发生发展方面,在中医上,古典书籍对该病记载较多。
查阅相关文献,传统中医将产后腰痛纳入“产后风湿病”范畴,各医家对该病的病因虽不尽相同,但多数观点认为产后“多虚多淤”是其重要的原因。从西医学角度分析,目前西医并未对其设定专用的医学名词,认为该病的腰痛只是一种症状。
引起该病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观点为孕期身体激素分泌改变、生产前后腰部生物力学改变、孕妇在生产过程中感染、麻醉药物易引起局部化学性神经根炎出现神经刺激症状、产后腰部肌肉劳损以及该阶段循环系统的变化等原因。
对于产后腰痛的治疗方面,过去人们对产后腰痛的重视程度不足,患者轻微疼痛时多采用休息缓解,错失治疗时机也导致损伤积累,不适症状影响到日常活动则开始采用医疗干预,目前常用的医疗干预措施为针灸、按摩、药物治疗以及理疗等。
这些疗法对患者短期症状缓解效果明显,从长期治疗效果看,患者在劳累、受凉情况下极易复发,如此反复,形成慢性腰痛。在治疗产后腰痛的方法中,以缓解患者疼痛症状的药物治疗不适用于现阶段母乳喂养期的患者。
直接作用于产后腰痛的疼痛部位的针刀治疗和穴位注射疗法,费用高且容易对患者心理产生影响;长期采用按摩治疗干预则很容易引起身体的依赖作用。这些方法在治疗产后腰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这些治疗方案难以达到标本兼治又兼顾到患者哺乳期的需要。
2、中医认识
最早的医学典籍《*帝内经》一书《素问·通平虚实论》部分中有记载产褥期外感病的症状。到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症治篇》中也提出产后体虚多汗,特别容易外感风寒,在该书中明确指出了该病与产后受风邪有关,也记载了产后中风的一些治疗方法。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产后中风候》提出三因学说:外因、内因、内外因。
对于产后腰痛而言,内因为正气亏虚;外因为风寒之邪而致病。再加上在产褥期间没有得到恢复,风寒湿邪就会乘虚而入,当寒气侵犯腰部,可导致腰痛。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指出:“产后腰痛者,为女人肾经系于胞宫,产则劳伤肾气,损动胞络;虚未平复而风寒客之,寒气乘腰,故令腰痛也。若风寒邪气阻滞背脊经脉,则痛久不愈”。
清·傅山《傅青主女科》中提出肾为先天之本,产后肾虚是腰痛的内在病因,另外产后气血虚弱,经脉得不到营养也极易引起疼痛;同时,百脉空虚,风寒湿邪很容易乘虚而入,留滞经络,造成气血运行不畅,更加重了产后腰痛的症状。
生产的过程中女性元气大伤,气血不足以推动和激发脾胃功能,而至脾虚,因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主四肢肌肉,进而四肢肌肉因得不到营养而痛,此为中医所认为的不荣则痛。在治疗产后疾病方面首先是固气养血、调和营卫,而后依据患者腰痛、周身关节痛、骨盆疼痛等症状辩证下药,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妇科痛证大多与心理因素有关。其将妇科痛症的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种,指出妇科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内因是情志所伤。情志不调可导致诸多疾病,精神刺激过大或环境的改变均易引起情绪波动,情绪不稳定又可引起身体的阴阳、气血和脏腑的平衡失调,以及周身经络的正常功能,最终导致气血运行障碍,不通而痛,一系列妇科病痛也随之而生。
3、西医认识
产后腰痛的发生与孕期分泌的松弛激素有密切关系,他认为孕期激素作用于骨盆及其周围韧带,使韧带松弛,从而引起骨盆环不稳定。在对妊娠期女性进行放射检查时发现孕妇耻骨联合的宽度较孕前增加,验证了该观点的科学性。产后腰椎、骨盆未完全恢复,在此期间久坐、久站或劳累均可引起产后腰痛的发生。
女性在产后出现的腰部疼痛症状,是由于妊娠期间机体内分泌系统改变,以至于孕妇出现韧带松弛的结果。经查阅文献发现,松弛素这一物质是在年由Fevold和Hisaw等发现,该物质是在母猪的*体内提取出来的,因其作用于耻骨韧带可使韧带松弛而得名。
产妇在怀孕期,松弛素分泌增加,该激素直接作用于关节韧带上面,这一情况的出现在妊娠结束时对孕妇分娩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含量高又持续时间较长的情况致使关节韧带松弛,这一现象在产后腰部活动增大,很容易出现因腰椎保护力度减弱而出现的小关节紊乱、软组织的拉伤、周围炎性水肿等引起疼痛的情况。
到妊娠中后期阶段,孕妇的腰部生理结构出现改变,由于腹部的长时间牵拉患者的腰椎前倾较孕前增大,腰椎周围的软组织长时间处于被动拉长的状态中。同时,在分娩期间,无论采用阴道分娩或者是手术分娩的措施均可引起骨盆周围各种软组织的损伤,导致产后腰痛的发生。
在妊娠期间,随着胎儿体重和胎盘的增加,以及羊水量的增加,子宫体积和容量在短时间内增大。同时,由于腹壁肌肉收缩功能下降,腰背部肌肉背伸加强,从而增加脊柱和腰部前凸,脊柱通过平衡两侧弯曲力矩以稳定脊柱。在妊娠后期腹内脏器被动上移,产后又突然下降,引起伸肌被动牵拉,加重对腰部肌肉的损伤,引起产后腰痛。
02了解产后腰痛的治疗方法,针刺治疗可以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的目的
针刺治疗是以针刺入身体特定的穴位,并加以适合的手法,来达到治病和保健的目的。该技术起源于我国,是祖国医学遗产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针刺治疗逐步形成了由十四经脉和奇经八脉等组成的经络理论,并总结出了一套独有的治疗体系,其中治疗方法主要有包括温针疗法、皮肤针刺法等在内的八种针法。
另外,针具也研发出包括毫针、三棱针和梅花针等在内的九种针具。通过观察常规针刺、常规针刺结合“调神针法”两种治疗措施对产后腰痛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疼痛、功能障碍、抑郁等方面均得到有效改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针刺疗法。
前人研究已经证实针灸具有镇痛作用,该研究初步证实了针灸对疼痛诱发的情绪和认知方面都有积极的干预作用。另外,在该研究中“调神针法”针刺穴位为百会、内关、太冲,三穴有调神宁心、通经活络、疏肝理气的功效。该治疗方案比常规针刺治疗在抑制痛觉敏感化、缓解负面情绪和改善认知方面效果更加显著。
银质针能够有效地解除肌痉挛,增加局部微循环,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进而减轻局部无菌性炎症,达到治疗的目的。电针就是在针刺的基础上加用脉冲电流的刺激,提高了针刺止痛的镇痛、消炎的治疗效果;红外线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消炎、消肿、促进损伤组织修复的效果,在临床应用较多。
结语:产后腰痛的病症一般不会致命,但其长时间的腰骶部甚至连及下肢的酸、疼、胀的身体感受,极易诱发患者情绪以及其他身体部位的不适。因此,需要探索一种安全有效、作用持久、费用低廉的产后腰痛治疗方案,彻底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有创治疗和药物治疗带来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