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的这个动作,杀死了他
前几天,朋友圈那个回家看父母的朋友,去世了。
小张工作很忙,这次为陪家人,特地调休回家。
回去后,饭桌上老友相会,数瓶白酒自然摆上,几轮推杯换盏,小张已经醉的不省人事。
最后,还是媳妇接到电话,将人接走。
直到深夜,小张酒劲不退,难受的昏天暗地。
于是使出大多数人用过的醒酒方法:用手指抠喉咙催吐。
厕所干呕一小时后,躺回床上,本以为休息就万事大吉。
可没过一会儿,小张突然肚子剧痛,整个人面色发白,呼吸逐渐微弱。
医院后,抢救无效,他离世了。
最后结果出来:因为抠喉咙呕吐,引发急性胰腺炎,外加酒精中*,双管齐下,丢了性命。
一个简单的动作,竟夺去了人命。
喝酒催吐,某种程度上有醒酒作用,但藏着风险:
一旦喝酒的人意识不清,过程中呕吐物被吸到气管,引起窒息;
加重食道损伤,造成食道溃疡,引发大出血。
最严重的,莫过于小张这种,直接引发胰腺炎,轻则住院调养,重则危及生病!
一顿饭把自己灌的大醉,喝酒图高兴,却让自己痛苦到强行催吐,甚至赔上性命……实在太不值得。
一个年轻的生命,突然消逝,连声招呼都来不及打,最亲的人连最后一面都没见到。
这位85后年轻社友,不过三十多岁的年纪,在一个“感觉身体有点不舒服”的下班后,回到家躺在床上,便再没有起来。
这是来自公社的真实申请案例,已故社友谢先生今年35岁,在家乡的一工厂从事管理工作。上有六十来岁的父母,下有正在上中学的孩子,自己和妻子就职于同一个工厂,日子虽然辛苦,却也踏实、幸福。
然而,不幸就发生在去年年七月底......
据谢先生的妻子回忆:
丈夫正常每天晚上七八点下班,那天由于突然感觉身体不舒服,下午5点钟就请假提前回家了。
回家后,便一直躺床上休息。晚上9点多,父亲去看他,除了因为不舒服不想起床外,似乎一切正常。父亲清楚的记得,当时他还挥动双手说着自己没事。
父亲稍稍放心,于是下楼,接连抽了两支烟。
让这位老父亲怎么也没想到的是,仅仅就是抽完两支烟的时间,待他再返回房间时,再呼唤儿子,却已经没有任何反应。
待赶来,为时已晚,年纪轻轻的谢先生当场被宣布死亡,死亡原因是突发性急性心肌梗死。
时至今日,距离谢先生离开已经两个多月了,再次拨通他妻子的电话,能感受到她已经在悲痛中无法自拔。
“也许他是太累了吧!没有任何征兆地他就走了,我连他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谢先生的妻子这么说。
是啊,那么年轻,仅仅是有点不舒服,以为回家躺一会就好了,可是,谁知这一躺下,便是永别。
如今,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妻子成为了唯一的顶梁柱。办理完丈夫的后事后,她已恢复正常工作状态,尽管悲痛也要勇敢地担起养家的责任了。
值得安慰的是,于五六年前将丈夫代管加入了公社,丈夫不幸身故,在将申请到10万元康爱金。
相信社友们抱团的温暖,能给这一家人带去力量,愿他们早日走出伤痛。
年纪轻轻就猝死,这在公社的互助申请里,却是并不少见的。
这两年饮酒,已经成为全球第七大致死因素。
而所谓的“劝酒文化”,才是害人不浅的陋习!
饭桌上,好像不喝酒就交不到朋友,谈不了感情,我们总听见一套套挂在嘴边的劝酒令:
感情浅,舔一舔;男人不喝酒,白在世上走;
不喝了这杯,就是不给我面子……
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披着善意和情谊的幌子,把一口酒变成一杯,把一杯酒变成一瓶,把适量变成了过量……
而一旦出事,每一个劝酒者,都是杀人者。
不久前,深圳某楼盘2名员工被领导强行劝酒,其中一人,医院。
另一名,在老板“喝完回家不上班”的威逼利诱下,饮酒过量,当场身亡。
这样的悲剧不是偶然,每年,都在不同地方上演无数次。
“感情深,一口闷”这句话,不知道害惨了多少人。
然而,比起被劝酒丢了性命,酒最大的危害,也来自饮酒本身。
酒精,是明确的,一级致癌物。
全世界,5.5%的癌症发生,和5.8%的癌症死亡,是由酒精引起。
简单来说:每18个癌症患者,就有1个是喝酒喝出来的。
有时候,无知真的会死,代价是我们难以承受之重。
它在很多人看来是家常便饭,但背后,也多的是你不知道的危险。
这样喝酒,真的会死!
服用头孢类抗生素后饮酒,等于自杀。
中国人民医院已证实:
药物和酒精互相作用,引起头痛、恶心、呕吐,严重者心衰、急性心梗,可直接导致死亡。
除了头孢类抗生素外,也要警惕这些药。
感冒药+酒=肝衰竭
简单来说,感冒再喝酒,伤害多几倍。
降压药+酒=低血压休克
安眠药+酒=致命
降血糖药+酒=低血糖休克
抗心绞痛药+酒=头痛休克
同样带有头孢二字的药、部分带硝唑二字的药、还有氯霉素、酮康唑、华法林、胰岛素、格列本脲、氯磺丙脲、苯乙双胍、磺胺类药物。
看完以上禁忌,不要觉得是故弄玄虚。
毕竟,每年有70万人因饮酒致死,近十年,死亡人数已超千万。
酒的另一个伤害,来自饮酒的误区。
一组数据显示:中国的饮酒人群中,65%的人不是健康饮酒。
误区1:小酌怡情,适量饮酒?
可能有人要问了:“出了问题,是不是因为喝的太多?”
偶然喝酒,难道没一点保健作用么?
事实是,所谓的适量饮酒,有益健康一说,是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的伪命题。
即使每天只摄入25克酒精,也可能导致多种疾病风险增加:
包括流传许久的女性喝红酒养生,也是极不靠谱的。
它既不能养颜美容,更不能细化血管。
甚至,由于对酒精代谢慢,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病。
最好的酒,本质都离不开酒精。
希望大家记住:适度饮酒,本就是针对需要喝酒或有饮酒习惯的人群提出。
但从防癌/病角度而言,最好的养生,是滴酒不沾。
误区2:空腹不能喝牛奶?但其实酒,才是真正的空腹杀手。
似乎人只要空腹饿着肚子,就会出现无数饮食禁忌,比如这样的叮嘱:
空腹别喝牛奶豆浆,对胃不好;
空腹别吃香蕉,对心脏不好;空腹别喝酸奶,活菌会死……
一项来自丁香医生的科普显示,以上食物,空腹食用,并没有问题。
鲜为人知的是:酒,才是真正的空腹杀手。
酒精,是极少数胃能够直接吸收的物质。
空腹饮酒,不仅容易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炎和胃溃疡等多种病变,还更容易醉。
对糖尿病人来说,空腹喝酒更是危险,容易出现低血糖,导致昏迷等严重后果。
所以,很多人饭前空腹,便倒杯小酒,就着花生米品的有滋有味……
这样的习惯,偶尔享受尚可,别养成了习惯!
亲朋聚会,温馨热闹。
把酒言欢间,工作的辛苦都不算什么。
但千万不要贪杯。
每年因为饮酒导致的醉驾车祸、寻衅滋事、打架斗殴等恶性犯罪事件层出不穷。
有书君想说的是: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聚餐不用盲目劝,感情在心不在酒,身体不适莫勉强,平安健康最重要。
来源: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