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性酸中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除了降压药,还有哪些药,吃了不能随意停服 [复制链接]

1#

今年67岁的王大爷年轻的时候是一名会计,为了生计每天都要坐在办公桌前算账,并且由于工作繁忙,他也没有什么时间锻炼,长年累月下来造成了王大爷体重超标的情况。

好景不长,由于常年超标的体重以及各种甜品的影响,王大爷被诊断出患上了糖尿病,需要每天服用降糖药来稳定血糖。

在连续吃了几个月降糖药后,王大爷觉得之前由于血糖高导致的视力模糊等症状,已经消失殆尽了,本着是药三分毒的思想,便擅自停止了服用降糖药。

令人没想到的是,在停止服药后没多久,王大爷便昏迷不省人事了。医院抢救,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医生诊断出他是由于血糖过高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性昏迷。

在了解了王大爷近日擅自停药的情况后,医生表示他的这种做法风险极大,目前包括降糖药在内的6种药,都不能擅自停用,否则会给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风险,只有在合适时机时才可以停药。

那么是哪6种药不能随便停用?又在什么时候才能停药呢?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哪六种药物不能随便停用?服药后什么时候才能停药?

1.降压类药物。这类药物通常通过松弛血管降低心肌收缩力量、抑制血管强烈收缩、减少心脏排血量、减慢心率、扩张血管等作用机制,来达到降低服药者血压的目的。

据临床数据,显示高血压疾病会增大人体身患血管破裂、脑出血等疾病的风险,给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为了降低血压,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时服用降压类药物,如果贸然停止服用降压药,会引起反弹性血压急剧升高,大大增加血管破损的风险。只有当血压长期稳定在正常范围内时,患者才可以在医生的叮嘱下逐步减少服药量,最终停止服用药物,万万不可擅自停止服用药物。

2.一些特殊的受体阻滞剂,比如阿昔洛尔等药物。这类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急慢性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具体作用机制为抑制体内特异性受体与神经递质结合。

据临床解剖学的观点认为,人体的神经系统中含有大量的神经突触,在这些突触上面分布有大量的受体,用来接收上一级神经分泌的神经递质。

这个过程是神经系统支配身体的核心过程之一,如果受体与神经递质的结合过于兴奋则会引起一些身体不适,比如心肌梗死或者心绞痛等。

这时我们就要服用阿昔洛尔等受体阻滞剂,这种药物可以有效阻滞受体结合,减轻心绞痛等疾病带来的不适,帮助治疗心肌梗死、心绞痛等疾病。

而如果擅自停药,则会出现先前被抑制结合过程的受体大量与神经递质结合,引发身体出现反射性心肌梗死等不适症状,给人体的生命安全带来较大隐患。

只有当身体的心电图,血压等检测结果正常并长期没有出现心绞痛等不适症状时,才可以在医生的帮助建议下逐步减少服药的量与频率,减轻身体对药物的依赖,最终达到停止服药的目的。

3.心血管类药物,比如硝酸酯类、硝酸甘油等。

这类药物在临床上通常用于治疗冠脉血管痉挛等心血管疾病,具体作用机制是这类药物在被人体服用后会产生一氧化氮,而据相关研究表明这种物质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

据相关资料显示,一些欧洲学者认为,硝酸酯类药物起源于诺贝尔发明的硝化甘油,如果这种说法被坐实,那么硝酸酯类药物也算是源自名门。

倘若患者在长期服用硝酸酯类药物后擅自停药,很有可能会导致身体出现反射性心脏血管痉挛的的情况,在较大程度上增加患者猝死的风险。

这是因为在长期服用硝酸酯类药物后,人体血管的自主扩张能力会减弱,突然停药会导致身体无法适应自力更生的情况。只有在医生的同意和叮嘱下才可逐步停药,以免身体出现类似于戒断反应的情况。

4.降糖药物。目前降糖药物,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体对糖类的贮存利用来实现降低血糖的目的。比如糖尿病患者常常注射的胰岛素,这种药物可以与人体内的特异性胰岛素受体相结合,促进人体利用糖分,并且还会促进加快人体将多余糖分转化成肝糖原和肌糖原,贮存在肝脏和肌肉中的过程。

但是由于胰岛素这种药物属于蛋白质衍生物,在人体肠胃部会被水解,失去其活性,因此,必须采取组织液注射的方式服用。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就目前人类现有的医学技术水平来看,糖尿病还不能彻底治愈,患者只能通过药物治疗的方式来降低血糖。也就是说降糖药物是无法彻底停用的,如果贸然停用,会大大增加由于血糖含量过高出现糖尿病性肢体坏死等疾病的风险,只能在医生的建议下适量减少服药的频率或者单次服药量。

5.抗癫痫药物。

癫痫在我国民间也叫做“羊羔疯”,这种疾病通常是由于大脑细胞异常放电导致的。患者在发病期间会出现意识丧失、口吐白沫、抽搐等症状。

据医学临床数据显示,部分患者为没有征兆的突然发病,较难预防。如果是已经发病了的癫痫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卡马西平等抗癫痫药物,这些药物可以抑制大脑细胞异常放电的情况。

如果癫痫患者擅自停药,大脑细胞失去抑制,则会诱发其产生更强烈的异常放电,大大增加癫痫发病几率,给人体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只有在3年内没有发病的癫痫患者,才可以在医生的帮助下采用类似于系统脱敏法的操作,逐步减少服药量,最终彻底停药。

6.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比如泼尼松等。

这类药物在日常生活中很是常见,常被用于治疗皮肤过敏等疾病。这种药物的具体作用机制为直接作用于各种炎症介质、免疫细胞等,从而减轻人体因这些因素产生的瘙痒过敏等不适感。

患者在服用这类药物后,如果擅自停药,则会有较大的可能产生反射性症状,比如瘙痒等情况会卷土重来也就是体内的致病因素失去药物抑制,会变得更加激烈,体现在人体上的症状,就是之前的过敏瘙痒发炎等不适症状会变得更加强烈。

只有在瘙痒过敏等症状彻底消失后,患者才可以在医生的叮嘱下逐步减少服药量,给身体以反应时间,最终达到彻底停药的目的。

通过上文内容的介绍,相必大家对哪6种药物不能随便停药以及何时才能停药的问题,有了一个较为清楚的了解。为了帮助大家能更好的服药,发挥药物的全部价值,更好的治疗疾病减轻身体的不适感,在这里医生给大家还列举了以下几点常用药物的注意事项,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以下这些常用药物,你真的用对了吗?

注意事项一、含有汞化物的药物不能和含有溴碘等元素的药物一同服用。

虽然现代科学认为汞是一种对人体有毒的金属元素,但是日常生活中有一些药物其实是含有汞元素的,比如常见的朱砂安神丸,这种药物的主要成分就是硫化汞。

化学研究发现汞在常温下也可以和溴化物、碘化物反应,生成溴化汞和碘化汞。这个反应如果在人体中进行则会导致人体出现急性肠胃炎的症状。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富含溴化物和碘化物的药物有,碘化钾合剂、复方碘溶液等,在服用这些药物时千万不要在服用含汞化物的药物。如果误服,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注意事项二、降糖药物不能和止咳糖浆类含糖丰富的药物一起服用。

止咳糖浆类药物为了改善口感,减轻患者服药时的不适感,在制作过程中通常会加入较多的糖分。在人体服用这些药物后,药物中的糖分会被吸收到血液中。

而降糖药物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血糖浓度,所以二者如果同时服用,难免会导致降糖药物的降糖效果减弱,造成由于药效不够而引发视觉障碍、头昏等身体不适的局面出现。

注意事项三、金属离子含量丰富的药物不可和红霉素、四环素等药物一起服用。

据相关研究表明,铝、镁、等金属离子,会与红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类药物发生反应,使得这些抗生素的药效丧失,无法起到杀菌的功效。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富含金属离子的药物有牛黄解毒片等,因此,在服用红霉素等抗生素后不要再服用牛黄解毒片,以免出现服了药反而没有发挥药效的情况。

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知道了哪6种药物一旦吃上就不能随便停药、何时能停药以及常用药物的注意事项有哪些。是药三分毒这句话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们也不能随意停药,一定要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逐步达到停止服药的目的,否则就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参考文献:

《中华药典第2版》

《王三尊.珍本医书集成十四·杂著类·医权初编[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