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内分泌科医生对糖尿病前期或初发糖尿病的患者经控制饮食、加强运动治疗6个月后血糖仍不达标,根据患者的情况会应用盐酸二甲双胍控制血糖治疗,但确实有一部分人很排斥使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认为它伤肝伤肾,真的是这样吗?
盐酸二甲双胍口服通过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几乎不与血浆白蛋白结合,不经过肝脏代谢,所以没有肝毒性,它最终以原型从尿液排出,本身对肾脏没有损害,而且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对肾脏还具
有保护作用,但在以下患者中使用盐酸二甲双胍是需要注意的,如在晚期肝硬化或血清转氨酶超过3倍正常上限的患者以及肾功能受损的患者,但这并不是因为它伤肝伤肾,而是因为:在晚期肝硬化患者尤其是合并肝性脑病的患者多处于动脉缺氧状态,而缺氧是乳酸酸中毒的危险因素,而且肝功能受损时乳酸盐的清除能力也会明显受限,这时候使用二甲双胍会增加乳酸酸中毒的风险;在肾功能受损的患者应用二甲双胍可能会造成药物在体内蓄积,有增加乳酸酸中毒发生的风险,所以,在肾功能受损患者中应用二甲双胍要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水平调整二甲双胍的用量,目前国内共识是患者的eGFR≥60ml/(min1.73m2)常规剂量使用,无需调整剂量,eGFR在45-60ml/(min1.73m2)之间时要减量应用,当eGFR45ml/(min1.73m2)时需停止应用。
其实应用二甲双胍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但我们只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至最佳剂量、餐时或餐后服用则可以有效减少它的胃肠道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