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糖尿病(DM)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代谢性疾病,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估计,至年,糖尿病人群预计将达到7亿,大约90%的糖尿病患者属于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DKD)则是一种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脏病(CKD),主要表现为肾脏结构损伤和功能障碍,包括肾小球滤过率异常、血液和/或尿液成分异常、特征性肾脏病理损伤及影像学检查异常等,是糖尿病常见且极具危害性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图源网络,侵删
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中,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糖尿病肾病的典型临床特征主要是进展性的蛋白尿和肾功能下降,晚期甚至可出现严重的肾衰竭,从而导致患者死亡。
目前,对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是代谢紊乱、血液动力学改变、炎症和纤维化等因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糖尿病可导致肾小球系膜增生,基底膜增厚,肾小管间质和肾微血管病变等。
但由于其起病隐匿,一旦发展为大量蛋白尿期后,会快速进展为终末期肾病,因此早诊断、早预防是提高糖尿病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措施。尿白蛋白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依据。
图源网络,侵删
早在年就有人提出将糖尿病肾病分为5期。Ⅰ期:即急性肾小球高滤过期,肾小球入球小动脉扩张,肾小球内压增加,GFR(肾小球滤过率)升高,伴或不伴肾体积增大;Ⅱ期:即正常蛋白尿期,UAE(尿蛋白排泄率)正常(小于20μg/min或小于30㎎/24h),或呈间歇性微量白蛋白尿,病理检查可见肾小球基底膜轻度增厚。
Ⅲ期:即早期糖尿病肾病期(UAE20-μg/min或30-㎎/24h),以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为标志,病理检查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及系膜进一步增宽;Ⅳ期:即临床(显性)糖尿病肾病期,进展性显性白蛋白尿,部分可进展为肾病综合征,病理检查肾小球病变加重;Ⅴ期:即肾衰竭期。
图源网络,侵删
而对于延缓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进展,有效的降糖治疗是重要的措施之一。有三项大型研究结果显示,经降糖治疗使血糖水平达标后,有助降低早期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病的患者主要肾脏终点事件发生率,对于已经出现大量蛋白尿的患者,也有助使其逆转为微量蛋白尿或正常蛋白尿。
降糖治疗的方式主要是口服降糖药物,而对于药物的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的患者,要根据自身的肾功能情况来选择,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
降糖药物主要包括双胍类、磺脲类、格列奈类、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DPP-4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SGLT2抑制剂和胰岛素。
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控制血糖的首选药物,但当出现肾功能不全时,使用该药有可能导致乳酸性酸中毒。
图源网络,侵删
磺脲类药物属于胰岛素促分泌剂的一种,包括格列吡嗪、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喹酮等,其中,格列吡嗪控释片属于第二代磺脲类药物。该药可以与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膜上的磺酰脲受体特异性结合,从而刺激胰岛素的分泌。
格列吡嗪控释片的半衰期较短,可以使药物的成分慢慢释放到血液内,达到一次服用即可维持较长作用时间的目的,且其效果可靠,安全性也较高。另外也有研究表明,该药有助减轻胰岛素抵抗,促进血糖水平的下降。
图源网络,侵删
在降糖的同时,格列吡嗪控释片还有助降脂,可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血脂这两种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格列吡嗪控释片,同样也有快速降血糖的作用。
口服降糖药的种类有很多,每一种药物的适应症、适用人群、禁忌症等是有差别的,且每个糖尿病患者的基础情况也不同,再加上如果合并有慢性肾脏病,那么在用药方面更需要谨慎,因为药物都需要经过肾脏的代谢,因此患者应正确选择和服用药物。
图源网络,侵删
结语
患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其经肾排泄的药物或其活性代谢产物的清除能力较弱,因此如果用药不当,不仅会影响疗效,还会使肾损害的情况更加严重,同时也会增加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风险。所以患者对于各类药物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要遵医嘱正确用药,切勿擅自更改用药方案。
参考资料:
[1]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专家组.糖尿病肾脏疾病临床诊疗中国指南[J].中华肾脏病杂志,(3):-.
[2]张俊清,苏白海,张捷,等.糖尿病肾脏疾病早期预测与诊断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6):-.
[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微血管并发症学组.糖尿病肾病防治专家共识(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11):-.
[4]张岚,薛锦花,薛峰.格列吡嗪控释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临床效果[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5):94-95.
[5]黄小慧,李丽娜,史涛,等.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药理作用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4):52-53,68.
[6]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年更新版)[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