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性酸中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户外活动四小时后,他进了重症监护室 [复制链接]

1#
刘军连出诊时间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7688745012040704&wfr=spider&for=pc

分享一个真实的病例:

患者,男性,60岁,因“发热伴呼吸困难约5小时”被路人发现,拨打医院就诊。体检:T40.3℃,P次/分,R31次/分,NiBP78/57mmHg,SpO%,神清,精神差,面色发红,口唇紫绀。呼吸急促,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HR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余查体未见阳性体征。询问病史,患者5小时前开始在户外活动,持续4小时余,后感头晕、恶心呕吐,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于路边休息症状未得到缓解,路人发现异常协助其送医。诊断患者为“热射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收住重症监护室,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以及降温补液等治疗,两周后予以气管切开,约1月后患者顺利脱机拔管,康复出院。

中暑真有这么可怕?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中暑。

中暑是在暑热天气、湿度大和无风的环境下,表现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紊乱为特征的疾病。大气温度32℃,湿度60%和无风的环境,长时间工作或强体力劳动,无充分防暑降温措施,对高热环境适应不充分者极易发生中暑。还有部分人群,虽然处于室内,但通风不良,室温较高,也可发生中暑,这多见于年老体弱者。通常情况下,湿热环境较干热环境更易发生中暑。

中暑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按照病情轻重又可分为轻、中、重度中暑。热射病就是重症中暑,主要表现为高热和神志障碍,是一种致死性疾病,病死率较高。

热射病对人体的影响

热射病对人体的损伤主要是由于体温过高对组织细胞的损伤作用,可引起酶变性、线粒体功能障碍、细胞膜稳定性丧失、有氧代谢途径中断,从而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

中枢神经系统

高热能引起大脑和脊髓细胞快速死亡,继发出血、水肿甚至昏迷。

心血管系统

这是中暑发生时最早受累的系统,中暑早期,皮肤血管扩张引起血液重新分配,同时心排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随着大量出汗和水分摄入不足,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心输出量下降,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心排量的下降和皮肤血流减少,进而又会影响散热,形成恶性循环。持续的高热可引起心肌缺血、坏死,诱发心律失常甚至心力衰竭。

呼吸系统

热射病可损伤肺血管内皮细胞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泌尿系统

严重脱水、休克和横纹肌溶解,可诱发急性肾衰竭。

消化系统

热损失和胃肠道缺血可导致缺血性溃疡,严重发生消化道大出血。热射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坏死和胆汁淤积。

血液系统

热射病患者发病后2-3天可出现不同程度的DIC。DIC又可进一步加重其它脏器功能障碍。

水和电解质代谢

大量出汗导致水和钠丢失,引起脱水、休克和电解质紊乱。

肌肉

由于肌肉温度升高、缺氧和代谢性酸中毒,可诱发横纹肌溶解。

如何判断中暑

暴露于高温无风的环境下,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者,出现头晕、无力、恶心呕吐、大量出汗、头痛、心慌、肌肉痉挛、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需考虑中暑。也有部分老年人,居于拥挤和通风不良的室内,发现时可能已出现高热、休克、昏迷等症状,通过病史询问,可应考虑中暑。

中暑如何自救或施救

立即脱离高温高湿环境:户外作业者,一旦出现上述症状,立即停止手中工作,迅速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脱去衣物以利于散热。发现怀疑是中暑的人,如有条件最好将其转移到有空调的房间。

降温:对于热射病患者,降温速度决定预后,应在1小时内使直肠温度降至37.8℃-38.9℃。如果核心体温持续高于40.5℃,预后会恶化。初始降温延迟,即使后期降温达到目标,细胞的损害也难以避免。

《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建议现场降温目标:核心温度在30分钟内迅速降至39℃以下,2小时降至38.5℃以下。降温的方法包括:冷水擦浴、冷水浸泡、蒸发散热降温、药物降温、冰盐水胃肠道灌洗。降温措施可因人因地制宜。尚无任何药物可加速降温,常规退热药对中暑患者无效。

体温的测量:因患者体表温度会因治疗措施而受到影响,因此,体温的测量应监测核心温度。

快速补充血容量:神志清楚的轻症中暑,可经口饮用白开水、淡盐水或清凉的果汁。对于昏迷的热射病患者,不要喂水,立即就医,需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液以补充血容量。

中暑重在预防!

中暑防大于治!加强宣传,提高人们对中暑危害的认识。三伏天气,大部分人都有预防中暑的意识,却在紧接而来的秋老虎,放松警惕。实际在临床工作中,我发现,重症中暑的患者多发生在八月下旬以后。

关爱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

根据自己的身体程度选择匹配的工作强度和运动强度,过程中注意休息和补充水分!

本文参考《内科学》

参考文献

EpsteinY,YanovichR.Heatstroke.NEnglJMed,;:-59.

(文章作者:王白石.苏州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ICU主治医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