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性酸中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仅需2滴,隔着手套都会中毒身亡二甲基汞 [复制链接]

1#

二甲基汞,是已知的,最危险的有机汞化合物。

仅2滴,即使隔着手套接触,也能让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备受折磨而死去。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

年8月14日,美国的*物化学教授KarenWetterhahn正在研究汞和修复蛋白质的作用方式,同时还在研究金属镉的*性特征,当时使用的参考物质就是二甲基汞。

用吸管提取试剂的时候,凯伦不小心将二甲基汞滴在戴有橡胶手套的手上。

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凯伦立马采取应对措施,并脱下防护服和橡胶手套,用清水清洗。

虽然明确知道二甲基汞是有*的,但是鉴于自己标准化的处理方式,还佩戴着防护手套,凯伦并没有将这次意外放在心上。

然而,3个月后,凯伦感觉腹部不适,身体日渐消瘦,体重下降很明显,并出现汞中*典型的神经症状,包括走路不稳失去平衡,说话含糊不清等等。

年1月,也就是事发5个月后,凯伦的身体检测报告也验证了汞中*的猜想,血液中汞含量超过4,微克/升,是正常上限计量的4倍。

此时,凯伦已经进行积极的治疗,但情况还在恶化。

出现神经症状后仅3周,凯伦进入了一种植物人的状态。

当时,经常可以看到她的脸上挂着泪珠,但医生表示,凯伦的状况已经恶化到,大脑感觉不到任何疼痛了。

年6月8日,凯伦离开了。

凯伦的遭遇,完美诠释了二甲基汞的*性,作为专业的*物化学家,她使用了当时最好的安全防御措施,防护服、手套,还有负压通风柜,完全能应对各种*物。

但对于二甲基汞这样的“超级*物”,这些都是枉然,凯伦还是中*去世了。

原有的一套实验室标准,显然也不足以用来预防二甲基汞事故,为此,有关部门还升级了实验室对有*物质的标准。

二甲基汞为什么这么*?

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水银,从古至今,应用很广。

在古代,可用作颜料,朱砂(硫化汞)就是常用的红色颜料;可用来治病,很多古方中都有汞,很多电视剧里炼制的丹药里,也都有汞;在王侯将相的墓葬里,也有使用汞。

对于我们来说,最熟悉的就是温度计,小时候不小心打破温度计,还玩过里面的水银。

玩过水银的我,还好好地,那为什么二甲基汞*性这么大?

微甜

从物理性质上来说,二甲基汞无色液体,微甜,似乎不是很糟糕。

然而只要你接触0.1ml,就能致人死亡。

这是一种“超*”物质,而且易挥发易燃,明火高温,都会引起燃烧。

渗透性很强

一般来说,对于有*物质,科学家会佩戴橡胶手套,但对于二甲基汞,这样的防护没有效果,二甲基汞可以透过乳胶接触皮肤。

据科学研究表明,像一次性的聚氯乙烯手套,只要15秒,二甲基汞就能全部穿过手套。

%被吸收,很难去除

一般来说,人体对无机汞的吸收率在2%-38%之间。

我小时候玩的温度计水银,人体的皮肤和肠胃很难吸收的,这也是我玩水银但存活至今的原因。即使不小心误食,若救治及时,洗个胃还是能救回来的。

然而,像二甲基汞这样的有机汞化合物,很容易被人体吸收,一旦进入人体,吸收率高达%。

被吸收后,只有5%在血液中,而95%则在身体其他组织中,常规的重金属治疗方式螯合治疗很难去除体内的汞。

回想一下凯伦的遭遇,2滴,接触这么短时间,还带着手套,体内血液的汞含量就达到普通人上限的4倍,要知道,她的身体里还有95%的汞,这些又主要集中在哪里?

不是心脏,不是肝脏,也不是肾脏,而是大脑一类脂质含量高的地方。

二甲基汞是高度亲脂的,这意味着它会优先和身体内脂肪含量高的组织器官结合在一起。

大脑中有60%是脂肪,*素大量积累,这也是中*者出现神经症状的主要原因。

有机汞*素还可以穿过胎盘,聚集在胎儿的头部,汞含量甚至会比母体要高30%。

代谢产物甲基汞

经过人体处理后,能将二甲基汞代谢为甲基汞,而甲基汞也是有*物质。

典型的案例就是日本水俣病。

最早出现在猫上,生病的猫走路不稳,抽搐,还会发疯,有的甚至会掉到海里,很多人认为这些猫是在自杀。

随后,大量村民也发现类似症状,有的四肢麻木,有的听力视力障碍,有的则出现了四肢颤抖,行走困难。严重一点的,还出现脑损伤,和之前的猫一样,发疯般大喊大叫,精神失常,直至死亡。

甲基汞很容易穿过血脑屏障,并和半胱氨酸形成复合物,损伤神经功能。

而且具有生物积累的特性,排泄缓慢,一般很难发现中*,等真的有症状的时候,为时已晚。

年,超过50人申请了水俣病赔偿,这些人里不包括已经赔偿的水俣病患者。

可见,即使过了50年,水俣病的影响依然存在。

最后

人类接触重金属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食物。

就以日本水俣病为例,汞的流向如下:

工厂排泄物入海(汞的催化剂,有*,但不强)——海里细菌甲基化(甲基汞,剧*)——污染鱼虾——鱼虾吃进肚子,最后在人体内积累。

可见,环境对人体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吃到健康安全的海鲜,就要对环境负责。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