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肾能主骨生髓”,所以一般的骨关节疾病都会与肾脏有关,在治疗时也会以“补肝肾,强筋骨”作为指导方法进行。
现代临床医学认为所有能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动脉硬化、肾肿瘤、肾结核、肾结石、尿路梗阻、肾萎缩及其他肾实质病变等,都可以引起骨质疏松症。
这是由于这些疾病均可导致肾小球和肾实质的减少,出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代谢性酸中*、尿磷排出减少、血磷升高,从而发生磷潴留,同时由于肠钙吸收减少,血钙降低,甲状旁腺激素被刺激后代偿性的分泌增多,从而发生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肾脏出现病变使肾脏内的1α-羟化酶减少,导致维生素D的代谢障碍,从而减少了对骨的作用,并且肠钙吸收更少,发生脱钙从而出现骨质疏松症。
这些肾脏疾病是如何影响骨质疏松的?
1、维生素D代谢障碍
慢性肾功能衰竭时,肠胃会进一步减少对钙的吸收,降低血钙,减少离子钙,降低骨细胞对甲状旁腺激素的敏感性,降低骨组织的钙化,这些变化促使了骨质疏松的发生。其中活性维生素D缺乏是导致肾脏疾病引起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
2、酸中*
酸中*是肾脏疾病中最容易出现的情况,而酸中*又是导致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原因之一。酸中*可导致高尿钙,刺激甲状旁腺使其分泌甲状旁腺激素增多,加重骨吸收。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病变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酸中*。
由于氢离子在体内滞留,发生酸中*,骨组织为了自我保护而缓冲贴你积蓄的酸性物质,就使骨组织吸收增加。因此,酸中*无论是对于新骨钙化。还是对于旧骨脱钙吸收都是不利因素,会加重肾脏性骨质疏松的发生。
3、低血钙和高血磷
正常人在一般饮食条件下,大约有70%的磷从肾脏排出,而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脏排出的磷也随之减少,引起血磷升高。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进入尿*症期时,导致磷排泄障碍更加严重而出现高血磷症;在高血磷状态下,则钙离子浓度降低,进而使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又增加了骨矿盐类的释放,加重高血磷状态,二者相互影响。
大量的磷潴留可减少小肠钙的吸收,使粪钙增加,加上患者晚期由于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情况,导致钙摄入减少,加重负平衡,会引发钙磷代谢紊乱。一般情况下,低血钙也会导致低血镁,而低血磷也会导致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最终导致磷潴留。
以上三种情况都是肾脏疾病患者可能引发骨质疏松的关键所在,对于此类患者建议钙剂+维生素D联合用药。但必须注意用药前后的血钙和尿钙的变化,原则上应用活性维生素D3的同时要有意识的提高饮食中的钙含量。
此外推荐2种治疗骨质疏松的常用中药:
1、补骨脂
为豆科植物补骨脂的果实。味辛,性温,具有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作用。主要用于肾虚冷泻,小便频数,腰膝冷痛等症。经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品具有雌激素样的作用,可抑制下丘脑-垂体-靶腺器官功能的减退,调节骨代谢,延缓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发展。
2、杜仲
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树皮。味甘,微辛,性温。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益腰膝的功用。《本草经疏》中云,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杜仲辛甘具足,正能解肝肾之苦,而补不足也。本品为强筋壮骨,调节矿物质代谢,防治骨质疏松的代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