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性酸中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黑客组织Chimera窃取航空公司乘客信 [复制链接]

1#

感染性休克(septicshock)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是指严重感染导致的低血压持续存在,经充分的液体复苏难以纠正的急性循环衰竭,病死率高,早期正确诊断和处理与临床结果密切相关。为了提高我们规培医师对感染性休克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年3月16日,我们有幸请来了急诊科周岁锋老师为我们开展了“急诊感染性休克诊治”工作坊。

首先,周老师给出一个简单的临床病例,考察学员们对休克的掌握程度。学员们分成四组围绕该病例的简要信息进行初步的问诊以及相关的体格检查,接着学员们就该模拟病人的治疗方案提出自己的看法。每组成员热情高涨,跃跃欲试,结合自己积累的临床经验,写下初步的治疗方案。正当大家都着眼于“BP:85/62mmHg”这个点,写下了“液体复苏、纠正休克”的治疗原则,此时周老师提出了疑问:“血压低就是休克了吗?何谓休克?”由此引出了今天的教学重点。

接下来,周老师结合模拟病例向学员们讲述关于休克的相关知识,详细地讲述了休克的概念、分类、发病机制,让我们深刻明白到临床上不应单纯用低血压这个指标来诊断休克,而是需要理解休克的本质——组织血流灌注不足,结合病人的意识状态、皮肤弹性、末梢循环等作出诊断。

对病人有了休克的初步诊断后,我们该给予病人怎样的补液处理?周老师再次给出了难题,不过对于训练有素的学员们来说,补液原则早已记得滚瓜烂熟“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见尿补钾”,大家纷纷写下答案,周老师也满意地打下了高分!然后又给我们带来了国外对于补液的前沿研究资料,更新了我们对补液纠正休克知识。

讲完休克的基础知识,周老师把教学重点落到了重症感染、感染性休克上,详细地介绍感染性休克的诊断标准、病理生理学基础、重症感染的危险因素。接着再次结合之前的病例,生动地讲解了急诊感染性休克的抗生素治疗,并重点指出了“遵循指南,充分考虑宿主因素,避免延迟,优化治疗方案;全程疗效评价和脏器功能评价;避免高度积极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的用药原则。

最后,周老师还支了我们临床小妙招,教我们高AG型和正常AG型代谢性酸中*的鉴别和常见病因快速识别,让学员们感觉收获满满,工作坊在一片掌声中迎来了尾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