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www.znlvye.com/m/王大爷今年已经65岁了,被确诊为糖尿病已长达12年,但是由于之前王大爷工作比较繁忙,所以也没有把它当回事,医生给开的降血糖的药物,也没有按时服药,因此王大爷本身的血糖一直并不稳定。
而王大爷发现自己经常出现口渴的情况,但是喝水后,口渴的情况并不能缓解,而且小便次数明显增多,已经严重降低王大爷的生活质量了,于是王大爷便自己控制自己少喝水,以减少排尿次数,其实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而很多的糖尿病患者对于如何正确喝水并不清楚。
所以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下,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应该多喝水还是少喝水?
一、糖尿病患者为什么老是感觉口渴?
糖尿病是一种悄无声息的疾病,早期难以发现,而为了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患者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临床上,当身体出现一些典型症状时,比如口渴、一天排尿多次、体重异常减轻、饥饿乏力等,很可能就是血糖失控的表现。
如果不及时控制血糖的话,患者可能会出现视力模糊,免疫力降低、真菌感染等。
更严重的症状可能是身体伤口愈合缓慢,手脚麻木、皮肤瘙痒等。
就像王大爷一样,由于频繁地口渴和尿频,导致睡眠受到严重影响,身体的免疫系统也越来越差,其实说到底,王大爷口渴和尿频的原因就是自身的糖尿病导致的。
而糖尿病患者口渴的主要原因如下:
当人们患有糖尿病时,由于体内缺乏胰岛素产生,患者不能像往常一样代谢葡萄糖。因此,血糖含量很高,此时身体会将水分从细胞中分离出来,然后将这些水泵入血液中,以稀释血液中积聚的多余葡萄糖浓度。
这个时候,体内的细胞会脱水,导致患者身体缺水,所以即使喝了很多水,它们也会传递信号并刺激大脑,导致患者经常感到口渴。
而像王大爷这类患者,虽然经常感到口渴,但是为了减少小便的次数,便忍住不喝水的行为是错误的,只是很多患者都不知道要多喝水还是少喝水?
二、糖尿病病人要多喝水还是少喝水?
糖尿病患者应该多喝水的,虽然会增加排尿量,但是造成尿频的情况,并不全是由于喝水多引起的,在人体中,如果血糖过高,会导致尿液排泄量增加,将糖分从尿液中带到外面,所以,多尿是高血糖引起的结果。
由于大量的尿液排出体外,身体会大量流失水分,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到刺激,引起口渴。也可以说,病人需要大量饮水是由于身体对过高血糖的刺激反应,这是身体自身的防御方法。
而尿液中排出的血糖量或多或少取决于糖尿病的严重程度,与饮水量和尿量无关。当人们喝大量水时,尿量增加,尿糖水平下降,而不是尿液中丢失的糖总量增加。
而且,对于正常的肾功能,每天可以排出大量的代谢酸产物和蛋白质分解产物。但在老年人或有肾功能问题的人中,排泄功能下降,甚至造成上述产物在血液中蓄积的障碍,导致尿液中毒。无论肾脏是正常还是受损,它们的主要功能都是排泄水分。
因此,即使是糖尿病肾病患者或肾功能减退的人,多喝水也不会增加肾脏的负担,也不影响肾功能。但是,对于伴有水肿的肾功能急性下降的病例,则需要重新考虑每天的饮水量。
还有,糖尿病患者如果饮水不足,会导致血液增稠,使多余的糖分等废物无法排出,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不难想象,比如在制作果酱时,人们必须用糖来腌制,糖会导致水果中的汁液被析出而形成果酱。
同样,如果人们的五脏六腑处于高血糖状态,内脏中的水分会被血糖吸走,导致细胞脱水,严重的话,患者可能会昏迷,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而糖尿病患者多喝水有以下好处:
1)喝水有利于排除体内有毒代谢物,可预防尿路感染,增加抗菌药物的效力;因为,当身体缺水时,皮肤会变得干燥、发痒,容易感染。
2)增加血流量,改善末梢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糖尿病引起的病理并发症的产生和发展。
3)降低血浆渗透压升高,防止糖尿病因渗透压升高而昏迷和糖尿病导致酮症酸中毒。
解渴,防止脱水。当体内的血糖高时,它往往会从组织中吸取水分,使人经常口渴,此外,尿频也是患者脱水的一个原因。因此,医生建议患者多喝水,以维持体内电解质的平衡。
不过,大家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还是要学会正确喝水,不要盲目的大量喝水。
三、糖尿病病人应该如何正确喝水?
1、首选白开水
冷却后的白开水,目前被认为是最适合人体的饮用水。
大家可以多次小口喝,大口喝会因快速肿胀而引起胃部不适,导致胃细胞分泌过多的胃酸和消化酶会损伤胃壁。
很多患者都是等到口渴才喝水,其实当人体感到口渴时,人体内的水环境已经失去平衡,体内的细胞已经处于轻度脱水状态,所以日常要及时地补充水分。
2、在正确的时间喝水
大家都知道,睡前喝水过多会导致面部浮肿,半夜老是跑厕所也会影响睡眠质量,对健康是不利的。而早上是人们喝水的好时机,同时身体也需要补水。睡前1小时左右最好喝温开水或ml低脂牛奶,但是大家要避免剧烈运动,睡前尽量小便,保证睡眠充足。
还有,不要在饭前喝大量的水,因为这会让人们的胃不再有空间储存更多的食物,此时当食物被装载时,胃将没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消化活动,会导致腹痛的情况,建议大家可以在饭前30分钟左右饮水。
当然,也不要在两餐之间喝水。
当食物进入体内后,胃就会开始分解食物并分泌胃液来消化食物,使身体更容易吸收这些物质。如果大家在吃饭的时候喝水,它会让身体更努力地处理这些水,从而使胃液的过程变得更慢、更困难。
3、适当喝淡茶
糖尿病人可以适当地饮用淡茶水,因为茶中含有的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有助于改善血管的老化过程。但是不要喝浓茶,也不要在茶里加糖,其他会影响血糖的物质。
4、喝足够的水
糖尿病人每天应该喝-毫升的水,另外,如果摄入大量蛋白质食物,运动强度大,出汗多,也应该多喝水。糖尿病人不能控制饮水量,千万不要等渴了才喝水,尤其是炎热的夏天,更要注意多喝水。
总而言之,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面对口渴的时候,要正确地喝水,当然大家还要掌握如何缓解口渴的情况。
四、糖尿病病人在生活中怎么样减少口渴?
高血糖水平是糖尿病患者日常口渴的主要原因,因此,大家应该尝试降低血糖。以下是一些改善血糖的有用提示。
1、注意饮食健康
首先,建议大家远离淀粉类食物。
与健康正常人相比,糖尿病患者的淀粉摄入量要比正常人少,这样可以避免进食后血糖水平升高。当然,糖尿病人不宜多食盐,以免对肾脏造成压力,每天食盐不要超过6g。
其次,要多吃蔬菜和水果。
绿色蔬菜和水果是糖尿病人的首选,它们可以为身体提供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有助于减少口干和持续口渴的感觉。还要为身体补充健康脂肪,多吃肉和鱼,以充分补充身体的营养,但不要吃动物内脏。
2、规律运动
糖尿病患者除了饮食健康、适当外,还应定期锻炼,可以帮助人们实现和保持健康的体重,并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意味着人们的细胞可以更好地利用血液中的可用糖分。
运动还可以帮助人们的肌肉利用血糖来提供能量和肌肉收缩,建议大家可以进行的有用的运动形式包括举重、快走、跑步、骑自行车、太极拳、游泳等。
3、控制自身的压力水平
压力是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当人的神经系统处于持续紧张的状态时,大脑会下意识地控制心脏跳动加快,导致血管收缩。
此外,压力还使人们更容易找到酒精等有害行为来缓解自己的压力。
而高水平的压力会增加皮质醇等某些激素,导致血糖升高,因此,减轻压力对稳定血糖的效果十分不错。
总结:患糖尿病时,人们出现口渴是这种疾病的早期症状之一,提醒患者需要注意和检查的健康状况,以找出这种疾病的原因,当然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只要正确喝水即可,不必像王大爷似的,忍住口渴,减少饮水量。
当然为了减少口渴,首要任务就是要稳定血糖,比如科学饮食、规律运动、释放自身压力等,还要按时地服用降压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