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性酸中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基因蚊子放归自然,为什么人类要和蚊子针 [复制链接]

1#

美国为了阻止疟疾等疾病传播,将于今年夏天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和德克萨斯州释放实验室培育出的转基因蚊子。

这个消息一经放出,网友们的讨论就炸了锅,“潘多拉的魔盒被打开”,“转基因毁灭人类”等言论又一次上了热搜,关于转基因的问题大家见仁见智,我在此不做讨论,毕竟广州在几年前就已经释放过转基因蚊子了。

但是对于美国的做法我是持怀疑态度的。

潘多拉魔盒已经打开

我们首先来谈一谈,为什么各国科学家都“处心积虑”地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杀灭蚊子。

难道只是因为蚊子咬人,科学家们不胜其烦,所以专门研究让蚊子绝种吗?

当然不是这样,蚊子对人类的危害,远远不止是叮咬这么简单。

毕竟蚊子作为人类的“头号杀手”可不是浪得虚名的;

和蚊子相比,人类社会中谋杀,意外引发的非正常死亡数目只能排第二。

当然,蚊子本身对人类的威胁有限,大部分只是叮咬后引起瘙痒,严重一些的会引发过敏反应,但不会危及生命。

但是由于太多的病原体搭上了蚊子这趟车,所以蚊子依靠“借刀杀人”的手段获得了人类“头号杀手”的名号。

而在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就是疟疾了。

人类和疟疾斗争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早在中国的殷商时期就有了疟疾相关的记载,甲骨文中就描述了疟、疥、蛔、疫等疾病的特征。

而在二战时期,美国和日本在热带雨林中激战,双方死伤惨重,除了要对付彼此,他们还要对抗蚊子所携带的疟疾,热带雨林温暖湿润的气候最适合蚊子传播疾病。

当时的美国统兵将领向记者描述:我们的士兵有一大半感染了疟疾,一大半在照顾疟疾病人,剩下的一小撮健康士兵才在前线作战。由此可见,蚊子所引发的疟疾威力是如此巨大。

也许现在我们很少能听到有关疟疾的事情,这是因为我国在消灭疟疾的进程上做出了巨大努力。

但是在之前,疟疾在湖南流行历史很久远,几乎所有县市区都有流行历史,在其中以湘南为最,民间自古流传有“船到郴州止,马到郴州死,人到郴州打摆子”的民谣。

年,零陵县疟疾传遍城乡,患者多达22万余人,几乎占全县半数人口,有的村村民甚至死亡过半。

而最终湖南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断建立健全消除疟疾工作管理机制,在6月12号通过了国家消除疟疾终审评估,宣布正式消除疟疾。

消除疟疾,是疾病防控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据联合国网站年7月11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宣布,中国自年8月以来未发现一起本土感染的疟疾病例,即将有资格申请该组织的“无疟疾”认证。

施南表示:“中国在短短几十年间将疟疾病例从上世纪40年代的万例降至零,是公共卫生领域的突出成就。”

中国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零疟疾’的确认工作,对历史上曾经发现过疟疾的24个省份一一进行情况核实。现在已经有7个省份成功通过了审核,全部的核查工作将在年年底完成。

也许是作为中国人的幸运让我们忘记了曾经被疟疾支配的恐惧,但是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疟疾是贯穿某些的地区人一生的噩梦。

哪怕是进入了现代社会,疟疾依然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疯狂肆虐。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全球疟疾报告》,年全球估计约有2.28亿疟疾病例,死亡病例40.5万。

而疟疾最严重时期,全球每年约有7亿人感染疟疾,约万人死亡。

恶性疟感染时常引起脑型疟、严重贫血、代谢性酸中毒、肾衰竭等重症病例,尤其是最近几年出现较多耐药株,使得恶性疟的治疗变得更加困难。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通过蚊虫的叮咬进入人体的疟原虫每年造成无数人失去生命。

而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从中药中分离出抗疟药物青蒿素,获得了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也能从侧面反映出疟疾对人类的危害之重。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而除了疟疾,丝虫病、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也与蚊子脱不开关系,这就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各国科学家都在针对蚊子下功夫了。

美国此次投入的转基因蚊子与环境中的蚊子无法产生可育后代,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蚊子的数量。

但是实验室内的数据并不能%还原野外环境,而且将百万转基因蚊子放归野外有产生“超级蚊子”的可能,对于美国此举有不少人是持反对意见的。

在巴西曾经出现过类似的实验项目,而经过对结果的分析后,科学家发现该项目无意中创造了一种具有超强抗药性的蚊子,比以前更难杀死。

而在年,广州当时为防止登革热病毒的扩大传播也进行过转基因蚊子的释放,然而结果证实了蚊子似乎并不会因此变少。如果真的要将数百万只蚊子释放,这真的太冒险了。

攻克疟疾是全世界共同的目标,但是如果为了这个目标做出过于冒险的事情,引发了严重的后果就得不偿失了。

希望美国释放的蚊子都是有安全保证的吧。

你们如何看待美国释放百万转基因蚊子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们的看法。

这里是

怪兽科普,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